为深入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光彩,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信息与智慧交通学院“E芯人·五福南靖”中华文脉传承团,于8月6日至10日赴漳州市南靖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文化传承实践活动。成员们怀揣赤诚之心,发挥自身专业所长,深入乡村沃土,在服务实践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奉献智慧。他们以青春脚步丈量文化沃土,用专业技能守护历史根脉,生动谱写了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青春华章。
躬行传薪火,盏中见工夫
晨曦微露,传承团便已抵达茶庄。成员们推门而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连绵起伏、生机盎然的翠绿茶山,生机盎然。在茶庄内,成员们细细品鉴了当地的特色佳茗——肉桂与金观音。茶汤浓酽饱满,入口回甘悠长,令人回味。随后,大家参观了现代化的制茶车间,这里有现代的制茶机器,也有着历史悠久的制茶工具,经介绍,制茶流程有六步,采青、晒青、杀青、揉捻、烘培、成品,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成员们在茶艺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揉捻与烘焙的环节,感受到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通过此次实践,团队不仅加深了对茶文化的理解,也激发了运用专业技能助力传统产业升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方圆蕴天地,聚落承古今
午后,传承团成员们怀着敬仰之心,踏入了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楼文化圈。在这里,一段漳州战役的往事讲述,将大家的思绪拉回了烽火连天的岁月。当目光触及土楼那高大铁门上深深凹陷、斑驳蚀刻的弹孔时,那段抵御外侮、浴血奋战的艰辛历史仿佛近在咫尺,让人肃然起敬,也深切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移步深入,土楼独特的建筑布局令人叹为观止。那坚实高耸的圆形或方形外墙,不仅是抵御外敌的屏障,更是家族凝聚的象征;内部层叠环绕、秩序井然的 “楼中楼” 结构,宛如一座立体的村落,展现了先民们非凡的空间规划智慧与和谐共生的理念。仰望这历经风雨依然巍然屹立的宏伟建筑,其严谨的构造、精巧的细节以及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无不彰显着前代工匠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伟大工匠精神,这份跨越时空的坚守,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中 “守正创新” 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用专业技能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
指尖承古韵,线起续华章
暮色之中,传承团前往木偶戏戏台学习提线木偶。在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拜寿》戏曲后,成员们跃跃欲试,开始对提线木偶技艺进行初步尝试。细绳缠绕指尖,轻拉慢放间,木偶仿佛被注入了生命,轻轻颤动。成员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模仿师傅的动作,尽管手法尚显生疏,却难掩对这门古老艺术的敬畏与热爱。在这静谧与灵动交织的瞬间,传统技艺的种子悄然播撒心田,激发起成员们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感。
躬身入局,薪火相传。“E芯人·五福南靖”中华文脉传承团的南靖实践,是一次青春的淬炼,一场文化的溯源。成员们于茶事中体悟匠心不易,于土楼间触摸历史沧桑,于木偶戏里感受非遗魅力。所见所闻、所行所感,无不彰显着中华文脉的博大精深与生生不息,也让新时代青年深刻铭记守护根脉、振兴乡村的责任担当。传承团成员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文化自觉与实践真知,继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智慧点亮传统之光,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编辑:朱志杰
排版:杨雅欣
审核:刘佳渝 柳燕妮 许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