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 信息与智慧交通学院“E芯人·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8-03   浏览次数:10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绿水青山、践行社会责任的时代使命。7月1日至3日,“E芯人·筑梦”实践团以“禁毒宣教守初心,生态守护践使命,红色溯源强信念”为核心主题,开展了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进历史场馆、深入社区街巷、参与志愿服务等形式,成员们在触摸历史、践行环保、感悟革命精神中锤炼意志、提升素养,为成长为新时代青年积累经验、筑牢根基。

(实践团成员与小小讲解员在中国船政博物馆合影)


馆内深研禁毒史,群力共防毒患生

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引导下走进虎门销烟史料展,泛黄的奏章手稿、锈迹斑斑的烟枪烟具、动态销烟场景,把1839年的熊熊火光直接拉到眼前。原来“湖广禁烟”到“虎门销烟”不是一页课文,而是二十三个昼夜的石灰、海水、呐喊。大家围着沙盘,看鸦片被推进池里,白雾“嘶”地冲起,有人下意识捂住鼻子,又忍不住往前探身。那一刻,“禁毒卫国”四个字从展板跳进心里,变成一条清晰的底线:毒品碰不得,谁碰都不行。出口处,每人领到一张“禁毒小卫士”盖章卡片,薄薄一片,却被大家像护身符一样收进口袋最里层。

 

(实践团成员参观林则徐纪念馆)


道上力行生态护,众心同守碧波长

午后骄阳似火,我们提着垃圾夹、背着大号垃圾袋,沿着晋安福道开始“守护计划”。栈道两侧绿树成荫,可草丛深处、树枝缝里,烟头、瓶盖、零食袋随处可见。第一次用长柄夹,手抖得像钓鱼新手,好半天才夹起一只易拉罐;听见“嗒”一声落袋,周围立刻响起小小欢呼。半小时后,手套里全是汗水,手臂酸得抬不起来,可低头看到垃圾袋鼓起来的弧度,又觉得格外踏实。三个小时后,28袋垃圾排成一条“土味彩虹”。那一刻,大家心里同时冒出一句话:绿水青山,真的可以靠双手称出来。

 

(实践团成员清理周边垃圾以及与福道合影)


画中重温抗战卷,赤怀永记国殇情

实践团来到福建省美术馆,参观 “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 —— 福建省第八届青年美术作品展”。80余件油画、雕塑、版画排成一条时光隧道。油画《闽海烽火》里天空是燃烧的橙红,海面是沉郁的深褐,仿佛能听见炮火在耳边炸响;雕塑《最后的家书》只有薄薄一页铜纸,却重得让展厅瞬间安静。大家放慢脚步,不敢大声呼吸,好像怕惊动那段历史。留言墙前,有人写下“今日盛世,已如你们所愿”,也有人只画了一颗小小的爱心。走出馆门,阳光刺眼,却没人抬手遮,有人轻声说:“原来和平是有颜色的,是画里的火光熄灭后,留在我们眼里的光。”

(实践团成员在福建省第八届青年美术作品展的合影)


馆内细究革命路,丹诚续写史书章

午后转场辛亥革命纪念馆。沿着“福建革命历程”展区一路向前,手稿、老照片、旧军帽依次排开,像一条没有回头路的长河。最让大家停步的是古田会议专题柜:一张会议记录复印件上,“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八个字被圈了又圈,旁边的参会人员回忆录边角卷翘,纸面泛黄。有人伸手想摸,又缩回来,只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了两行:原来课本里的“重点”,当年真的是用毛笔划出来的。红军斗笠轻得像玩具,轮流戴上拍照时,却莫名沉得不敢笑太大声——帽檐下的阴影里,藏着先辈的枪林弹雨,也藏着我们的今天。

(实践团成员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


馆中探寻船政迹,凝思长刻赤子肠

实践团在船政博物馆看到,汉代楼船、宋代海船模型静静泊在展柜里,仿佛在等待出港的号角。马尾海战全息投影启动时,炮声、火光、海浪一起涌来,大家下意识抓紧栏杆,像真的站在甲板上。船政学堂复原教室里,木课桌、铜墨水瓶、老式地球仪一字排开,黑板上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粉笔字清晰可见。有人坐到课桌前,把笔记本摊在面前,闭眼想象百年前琅琅书声,再睁眼时,鼻尖竟有些发酸。

(实践团成员跟随小小讲解员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跟随小小讲解员了解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史迹)


故居感悟革新道,承脉遥传星火光

实践团走访沈葆桢故居,青砖灰瓦的清代建筑里,奏折、船政文献、老照片静静躺在玻璃柜中。最打动大家的是一纸奏折上的句子:“船政之举,非徒造舰也,乃欲造就人才,以图自强。”短短二十四个字,被荧光笔划了重点,也被每个人抄进手机备忘录。站在庭院里,抬头看见屋檐瓦当,低头看见手机里的芯片壁纸,有人轻声说:今天我们的“舰”,可以是代码、是算法,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离开前,全体成员面向沈葆桢塑像三鞠躬,齐声喊出一句最简单的话:请放心,强国必有我们。

(实践团成员观传统忠孝场景)


三天的实践虽已结束,却在成员心中留下深刻印记。从林则徐纪念馆的禁毒宣教到福道的生态守护,从美术作品中的抗战记忆、辛亥革命纪念馆的红色研学,到船政博物馆的强国探索、沈葆桢故居的革新启迪,每一段经历都是知识的积累与精神的淬炼。青年成长既要扎根历史汲取养分,更要立足当下勇担责任。未来,将带着这份收获,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担当、创新、奉献”的誓言,让青春理想在实践中绽放光彩。



编辑:朱志杰

排版:杨雅欣

审核:刘佳渝 柳燕妮 许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