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 信息与智慧交通学院“E芯人·泰宁行”乡村振兴促进团

发布时间:2025-07-11   浏览次数:13

乡村振兴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对广袤乡土的物质重塑,更是对中华文明根脉的守护与传承。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乡村振兴壮美蓝图,让“扎根中国大地,投身强国建设”的信念,在乡野间落地生花,71日至710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信息与智慧交通学院“E芯人·泰宁行乡村振兴促进团”积极响应号召,走进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绽乡韵,支教润童心

在泰宁的夏日课堂,支教的青春身影熠熠生辉。促进团俯身教孩子们玩转魔方,指尖转动间,是思维启迪的奇妙旅程;站上讲台讲“软笔书法第一课”,笔触游走时,让墨香沁入童真。这一趟支教行,以知识为舟,载着热忱与希望,在孩子们心湖泛起波光,也让青春在乡野支教中,书写照亮成长的温暖注脚 。

 

泰宁的夏日风里,藏着稻禾的香与宣纸的软。这一次,促进团把红色的故事,裁进了剪纸的纹路里。红纸落定,初心成形。在泰宁的乡野间,乡村振兴从来不只是田垄上的新苗、屋檐下的新窗,更是孩子们眼里的光——那光里,有五角星的亮,有党徽的暖,有“扎根大地、建设家乡”的种子,正借着剪纸的温度,悄悄发芽。

 

童心护粮安,乡兴共期盼

粮食安全,是千家万户温饱的坚实依靠,更是乡村振兴征程上不可或缺的基石。每一粒粮食,都维系着民生冷暖,承载着乡村发展的希望。为了让这份意义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促进团用生动的卡通故事解读《粮食安全保障法》,更引导夏令营的孩子们在饭前齐诵感恩词。“珍惜粮食,绝不浪费!”稚嫩的童声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久久回荡。那清亮的嗓音里,藏着他们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透彻领悟——这既是对粮食安全最纯真的守护,也是对家乡未来最质朴的承诺。

促进团与孩子们围坐的身影里,藏着“粒粒皆辛苦”的温暖叮咛。每粒米都驮着土地的晨露,每片菜叶都裹着耕耘的辙印。支教课堂外,“珍惜”是最生动的成长课——让孩子们懂得:碗里的不仅是温饱,更是乡野对烟火的深情,是无数双手托举的希望。

 

乡音筑桥梁,推普润童心

普通话,是打破地域隔阂的纽带,更是乡村振兴中文化交融的重要基石。每一句标准的发音,都承载着沟通的便利,寄托着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为了让这份意义深入童心,促进团精心设计了"普通话小课堂",通过趣味绕口令、情景对话等形式,让语言学习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清脆的朗读声里,饱含着对语言魅力的领悟——这既是对文化传承最生动的实践,也是对乡村未来最美好的期许。当标准的普通话在田野间回荡,乡村振兴的道路正因语言的桥梁而更加宽广

七月的泰宁,见证了青年学生与乡土中国的深情对话。从启迪智慧的支教课堂到守护粮安的童声誓言,从推普筑桥的语言浸润到红色剪纸的文化传承,"E芯人·泰宁行"团队以知行合一的实践,在闽北大地书写了新时代的青春答卷。这一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明的接力;不仅是爱心的播撒,更是信仰的扎根。当乡村振兴的号角与青年奋进的跫音同频共振,我们看见——每一份微光都在汇聚成星河,每一粒种子都在孕育着未来。这份“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终将在实践的淬炼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编辑:朱志杰

排版:杨雅欣

审核:刘佳渝 张德华 许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