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专业简介
微专业名称低压电工技术。本微专业以“岗课证”融通为核心,面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现代建筑等领域,培养掌握电工基础理论、具备电气设备安装维护与改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聚焦低压电工作业、配电系统维护等核心技能,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新技术需求,为电气工程领域输送“精操作、懂设计、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方向
培养具备低压电气设备安装、维护、检修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适应工业自动化、建筑电气、新能源等领域需求。聚焦低压电工证持证上岗要求,满足工厂、物业、建筑工地等场景的电气作业需求。涵盖电力系统运维、机电设备维护、智能电网管理等方向,支持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包含基础理论模块、核心技能模块和职业素养模块。基础理论模块涵盖电路分析、电路元件特性,强化电气图纸识图能力,为后续实践奠定基础。核心技能模块聚焦电气安装与调试、故障排查与维修,包括配电柜接线、照明系统接线、三相电机控制、电气系统检修等。职业素养模块注重培养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及现场管理意识。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培养方法,以真实案例为载体强化技能训练。
培养要求
1、知识目标
掌握电路基础、电磁原理、电气图纸识读等核心理论,熟悉低压电气设备选型与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能力目标
能独立完成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熟练使用万用表、兆欧表等工具,规范执行安全操作流程。
3、素质目标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与应急处理素养,达到特种作业人员职业行为标准。
三、招生对象及要求
(一)招生对象:2025届大专毕业生。
(二)计划招生人数:40人。
(三)微专业学分:10学分。
(四)收费标准:本年度不收取学费。
四、报名及录取
(一)报名时间:2025年5月31日—2025年6月4日。
(二)报名方式:通过官网或联系工作人员。
(三)录取方式: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录取。
五、学分认定与证书授予
根据《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制定。
六、微专业课程
(一)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主要内容 |
电工基础 | 2 | 32 |
|
电气设备与材料 | 1 | 16 |
|
电气安装与调试 | 2 | 32 |
|
故障排查与维修 | 2 | 32 |
|
安全法规与标准 | 1 | 12 |
|
应急操作与安全防护 | 1 | 16 |
|
职业素养 | 1 | 12 |
|
(二)课程简介
《电工基础》课程
本课程涵盖电路基本概念、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电工常用工具及仪表使用等内容。学员将掌握电路基本分析与计算能力,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表,具备识读电气图纸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电气设备与材料》课程
本课程重点介绍低压电气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和材料的结构、功能及选型原则。学员将学会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用电气设备与材料,并理解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规范。
《电气安装与调试》课程
本课程以低压电气系统的安装流程、布线工艺及调试技术为核心。内容包括配电箱组装、线路敷设等。学员将掌握低压电气系统的规范安装流程,具备配电箱组装、线路敷设及系统调试的能力。
《故障排查与维修》课程
本课程聚焦低压电气系统的常见故障类型及其诊断方法。学员将学会系统分析电气故障原因,熟练使用检测工具快速定位问题,并实施有效维修措施。课程强调系统性思维与动手能力,培养学员独立解决复杂故障的能力。
《安全法规与标准》课程
本课程系统解读国家及行业相关安全法规、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学员将了解电气作业的法律责任、安全管理制度及标准化作业流程,强化合规意识,确保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
《应急操作与安全防护》课程
本课程针对电气作业中的突发情况,讲授应急处理流程、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及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学员将掌握风险预判、电气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具备触电急救、电气火灾扑救等安全防护技能,提升现场安全防护水平。
《职业素养》课程
本课程从职业道德、沟通协作、职业规划等维度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内容包括电工行业行为准则、客户服务技巧、团队协作等,帮助学员树立责任意识,提升职业竞争力,适应行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七、联系方式
工作咨询、联系人:曾老师
联系电话:18850100892
办公地点: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校友楼209
QQ群或微信群:29595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