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动春潮 智汇乡野——通用航空产业学院蓝天礼仪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2020040嘉倩发布时间:2025-07-21浏览次数:10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成长,77日至11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通用航空产业学院蓝天礼仪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在指导老师陆李钦的指导下前往福建泉州永春县开展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永动春潮,智汇乡野为主题,队员们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在服务中深入感受志愿者的精神内核与行动价值,在实践中深化对永春非遗文化传承的理解。

第一站:泉州市廉洁馆——学廉思廉强根基,服务乡村促发展

廉洁是乡村发展的价值基石。志愿服务队首站走进泉州廉洁馆,开展“学廉思廉强根基,服务乡村促发展”主题实践。参观中,队员们从史料案例里,读懂泉州廉洁文化传承。先辈廉行、警示案例,让“崇廉尚洁”入脑入心,更明晰青年传播廉洁文化、助力乡村的使命。这是实践开篇,更是精神洗礼,队员们将以廉为帆,驱动后续服务,为乡村发展注入清风正气。

图为队员参观泉州市廉洁馆

第二站:永春五里古街——以青春志愿,传古街非遗薪火

古街是乡村历史的活态载体。踏入永春五里古街,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传统建筑错落有致,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通用航空产业学院“蓝天礼仪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文化探寻之旅。村支书化作“文化引路人”,带领队员穿梭岁月。从古老商号的过往,到民俗传统的延续,一个个故事,承载着永春的文化底蕴。古街上,“白鹤拳”武术雕像群静静伫立,村长细细阐释其起源与传承,队员们沉浸式触摸非遗温度,感知先辈智慧。

作为礼仪志愿服务者,队员们不仅用眼观察、用心聆听,更以实际行动传播文化。用镜头留存古街风貌,以文字讲述岁月故事,计划通过视频宣传,文字介绍,让永春非遗被更多人看见。在这趟旅程中,队员们悄然领悟,守护文化根脉,本就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密码,而青春力量,正该为这份传承续航助力,让古街的文化光芒,借志愿之手,传得更远。


图为队员探寻泉州五里古街

第三站:西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急救护航,守护乡邻安康

乡村振兴,健康先行。作为通用航空产业学院的学子,“蓝天礼仪志愿服务队”深知专业知识不止能逐梦蓝天,更可扎根土地守护安康。带着“急救护航,青春同行”的使命,走进西安社区,开展急救科普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为社区居民系统传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使用AED除颤器等关键技能 。在模拟实操环节,大家围聚在人体模型旁,志愿者一对一指导,纠正按压姿势、频率,确保居民掌握规范动作。从判断意识、呼救,到精准施救,每一步都讲解细致。

此次实践,是航空专业与急救服务的奇妙联动。“蓝天礼仪”用提前习得的急救技能,把守护健康的“翅膀”,从蓝天延伸至乡邻身边,让急救知识在乡村落地生根,为乡邻安康筑牢青春防线,也让航空学子的担当,在土地上写下生动注脚 。

图为队员为当地居民科普急救知识现场

第四站:泉州幼高专附属济川实验幼儿园--青春志愿行,科普筑童梦

乡村振兴,教育筑基。“蓝天礼仪志愿服务队”深知,航空梦的种子,要在童年土壤里早早播撒。队员们提前筹备,将已学到的航空知识整理为童趣故事;精心挑选安全且可拆解的航空模型拼图,反复调试无人机飞行方案,只为给孩子们最生动的航空课堂。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化身“航空小老师”用生动童趣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飞机的基本构造、飞行原理,从 “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 到“无人机如何‘听话’执行任务”,一个个有趣的问题,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接着志愿者操作无人机缓缓升空、盘旋、穿梭,引得小朋友们阵阵惊呼与欢呼。孩子们还在志愿者指导下,尝试简单操控,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最后航空模型拼图环节登场。孩子们分组协作,像小工程师般拼装,在“老师”指导下,认识起落架、驾驶舱等部件。拼装完成后,大家举着模型欢呼,稚嫩脸庞满是成就感。

此次实践,“蓝天礼仪” 用专业与用心,为乡村孩童打开航空之窗。看着孩子们抱着模型、攥着梦想卡的模样,深知航空梦的种子已扎根,未来,定能在他们成长中长成参天大树,托举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

图为“航空知识小课堂”开课

第五站:永春五道醋厂——醋业振兴促三农,志愿服务惠民生

醋是永春风味名片。志愿服务队走进五道醋厂,参观发酵车间、储存仓库,了解老醋从原料到陈酿的流程。体会传统工艺的精妙,看原料在时光中沉淀成醇厚老醋。工作人员介绍,老醋经规模化、品牌化运营,成乡村经济支柱。志愿服务的脚步不止于观察——队员们全程进行直播宣传,细致询问老醋酿造的关键技艺与产业现状,用镜头拍下整齐排列的醋缸与匠人劳作的身影,让更多人知晓永春老醋的故事,以志愿宣传为这缕醋香插上传播的翅膀。

图为队员们参观五道醋厂

第六站:永春彬达香厂——传统香坊焕新力,志愿赋能促升级

香文化是永春非遗瑰宝。志愿服务队走进彬达香厂的香雾中,藏着匠人的坚守。队员们静静站在制香师傅旁,看他们反复研磨香料至细腻,手腕轻转让香泥均匀裹上竹芯,晾晒时精准把控温湿度。师傅指尖的薄茧、对每道工序的严苛,那份“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淡”的较真,正是工匠精神的鲜活注脚。作为志愿者,认真记下师傅“香要沉得住气,人也一样”的话,用视频记录下重复却不敷衍的制香过程,让更多人知道这“慢工出细活”的故事。


图为队员们观摩永春彬达香厂

第七站:苏坑洋坪茶厂——品茶香•探茶旅•助振兴

茶叶是永春农业名片。苏坑洋坪茶厂的茶园里,茶香混着雨气格外清新,队员们在雨中体验采茶格外亮眼,制茶师傅们的手法格外娴熟。“蓝天礼仪队”参观制茶车间时,不忘发挥礼仪特长,向茶农请教茶叶待客礼仪;斗茶环节中,认真记录评比标准与茶农心得。队员们还以志愿者身份,帮茶厂拍摄茶园风光,通过社交平台推广,助力茶旅融合宣传,用青春脚步搭建城乡沟通的小桥梁,让茶香飘得更远,便是“蓝天礼仪”在茶厂践行的志愿初心。

图为队员们实地体验采茶

力行而后知之真”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以行动诠释成长:他们恪守蓝天礼仪志愿服务准则,用微笑传递善意,以规范言行践行服务初心,在与孩子的真诚互动、向非遗传承人的虚心请教中,让文明服务的暖流浸润乡土。

时势需担当,社稷兴,青年之责也”这段经历不仅让大家真切体会到,乡村振兴既需产业扎根,更离不开文化的赓续与人心的凝聚;更深刻认识到,青年投身基层正是响应国家号召的生动实践——唯有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在田野间汲取养分、在服务中锤炼担当,才能让青春力量真正成为推动乡村发展、守护文化根脉的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