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通用航空产业学院“赤梦留乡”实践团,在7月4 - 8日奔赴龙岩市长汀县,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员们扎根乡村,以青春力量助力振兴,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国担当,在乡土间挥洒汗水,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01
寻根红色记忆,筑牢信仰之基
福建省职工联合会
“赤梦留乡团”首站来到了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在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内,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风雨如晦却又热血沸腾的年代。斑驳的墙壁、陈旧的桌椅、泛黄的文件,每一处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福建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自身权益和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队员们仔细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福建省职工联合会在革命岁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福建工人运动的领导核心,更是党联系工人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组织和发动了无数工人投身革命洪流,为福建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通过这些沉浸式的红色教育活动,队员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筑牢了信仰之基,补足了精神之钙。
02
追寻英烈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杨成武广场
“赤梦留乡队”在缅怀中传承精神,于追忆中凝聚力量。他们走进杨成武广场,逐一参观了瞿秋白烈士纪念碑和杨成武将军纪念馆,在红色地标中感悟初心使命。
杨成武将军纪念馆
走进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一幅幅战斗场景复原图、一件件军功展品,再现了杨成武将军从少年投身革命到戎马一生的传奇历程。长征路上的勇担重任、抗日战争中的浴血奋战、解放战争中的运筹帷幄……将军“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革命精神,让队员们深受震撼。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英烈事迹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奋进的动力。
瞿秋白烈士纪念馆
在瞿秋白烈士纪念馆,泛黄的手稿、珍贵的照片静静诉说着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队员们驻足凝视,聆听着瞿秋白同志为传播真理奔走呐喊、在狱中仍坚守信仰的事迹,深刻体会到他“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坚定信念。站在瞿秋白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低头默哀,墓碑上的文字仿佛穿越时空,传递着英烈对民族解放的执着追求。
03
追溯红色记忆,传承长征精神
作为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记忆,是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载体。“赤梦留乡队”实践团走进这片红土地,探寻长征起点的故事,感受革命先辈的初心与担当。
观寿公祠:长征出发的誓师地
实践团首先来到观寿公祠,这里是红九军团长征誓师的旧址。祠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墙上的标语“为保卫苏维埃而战”依然清晰有力。负责人向队员们详细讲述了1934年红九军团在此誓师出发、踏上长征路的历史背景,以及松毛岭保卫战中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队员们驻足凝视,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红军将士们整装待发、慷慨赴险的壮烈场景。
主题邮局:红色邮路的时代回响
实践团还参观了长征出发地主题邮局,这里陈列着中央苏区邮政历史资料和红色主题邮品。队员们通过老邮筒、旧邮票等实物,了解到革命年代邮政通信在传递情报、支援前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家还体验了寄送红色主题明信片的活动,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乡村振兴的期盼写在卡片上,传递给远方的亲友。
实践团指导老师白锋桥表示:“中复村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革命先辈的热血,每一段故事都凝聚着军民同心的力量。青年一代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续写红色故事,让革命先辈的初心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04
松毛岭缅英烈,传承苏区精神
松毛岭:中央苏区的铁血屏障
松毛岭地处长汀县南山镇,是中央苏区的东部屏障,战略位置至关重要。1934年9月,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等部在此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七天七夜的殊死激战——松毛岭保卫战。
这场战斗异常惨烈,红军将士以简陋的武器抵御着装备精良的敌人,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山岗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烈士的鲜血,阵地数次易手,枪声、爆炸声震彻山谷。最终,红军以巨大牺牲为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争取了宝贵时间,松毛岭也因此成为中央苏区军民“保卫苏维埃”的英雄见证,定格为长征前夕的悲壮序曲。
纪念碑:英魂永驻的精神地标
松毛岭的战斗与烈士纪念碑,共同构成了中央苏区红色记忆的重要篇章——既是对牺牲的缅怀,也是对初心的回望,更是让“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在新时代永续传承的生动教材。
05
探长汀红地标,悟先辈初心路
毛泽东故居:伟人足迹,思想溯源
在长汀这片红色热土,毛泽东故居承载着特殊意义。1932年,毛泽东在此居住并开展革命实践。故居内陈设质朴,简单的床铺、书桌,见证着伟人在此思考革命方向、撰写重要著作。在这里,毛泽东深入调研,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为革命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实践团成员踏入故居,静静聆听讲解,了解毛泽东在此的生活与工作细节。故居中的每一件旧物,都串联起往昔岁月,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伟人的坚定信念与务实作风,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仍不忘追求理想的精神力量。
福音医院旧址:红医情,军民心
福音医院旧址位于长汀县城北卧龙山下,原是英国人创办的教会医院,大革命时期由傅连暲任院长,后成为中央苏区第一所红军医院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福音医院肩负起救死扶伤的重任,为红军战士和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实践团走进医院旧址,看到陈旧却整洁的病房、简单的医疗设备,仿佛能看到当年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在这里,毛泽东不仅养病,还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最终形成理论成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成员们深刻感受到,红色医疗事业不仅挽救生命,更是军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见证,体现了革命时期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长汀博物馆:史韵,红传承
长汀博物馆庄严宏伟,绿草如茵,古柏苍翠。馆内设有“汀州客家博物馆陈列展览”“长汀革命历史陈列”“瞿秋白被囚处”等多个展区 ,全面展示长汀的历史文化和革命历程。
编辑/杨婉婷(师)
审核/汤晓玲(师)
复核/陈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