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蓝天礼仪队:永动春潮 智汇乡野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成长,77日至11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通用航空产业学院”蓝天礼仪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在指导老师陆李钦的指导下前往福建泉州永春县开展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永动春潮,智汇乡野为主题,队员们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在服务中深入感受志愿者的精神内核与行动价值,在实践中深化对永春非遗文化传承的理解。

泉州市廉洁馆

 学廉思廉强根基,服务乡村促发展

 廉洁是乡村发展的价值基石。志愿服务队首站走进泉州廉洁馆,开展“学廉思廉强根基,服务乡村促发展”主题实践。参观中,队员们从史料案例里,读懂泉州廉洁文化传承。先辈廉行、警示案例,让“崇廉尚洁”入脑入心,更明晰青年传播廉洁文化、助力乡村的使命。这是实践开篇,更是精神洗礼,队员们将以廉为帆,驱动后续服务,为乡村发展注入清风正气。

图为队员参观泉州市廉洁馆

永春五里古街

 以青春志愿,古街非遗薪火

 古街是乡村历史的活态载体。踏入永春五里古街,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传统建筑错落有致,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通用航空产业学院“蓝天礼仪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文化探寻之旅。村支书化作“文化引路人”,带领队员穿梭岁月。从古老商号的过往,到民俗传统的延续,一个个故事,承载着永春的文化底蕴。古街上,“白鹤拳”武术雕像群静静伫立,村长细细阐释其起源与传承,队员们沉浸式触摸非遗温度,感知先辈智慧。

 作为礼仪志愿服务者,队员们不仅用眼观察、用心聆听,更以实际行动传播文化。用镜头留存古街风貌,以文字讲述岁月故事,计划通过视频宣传,文字介绍,让永春非遗被更多人看见。在这趟旅程中,队员们悄然领悟,守护文化根脉,本就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密码,而青春力量,正该为这份传承续航助力,让古街的文化光芒,借志愿之手,传得更远。

西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急救护航,守护乡邻安康

 乡村振兴,健康先行。作为通用航空产业学院的学子,“蓝天礼仪志愿服务队”深知专业知识不止能逐梦蓝天,更可扎根土地守护安康。带着“急救护航,青春同行”的使命,走进西安社区,开展急救科普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为社区居民系统传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使用AED除颤器等关键技能 。在模拟实操环节,大家围聚在人体模型旁,志愿者一对一指导,纠正按压姿势、频率,确保居民掌握规范动作。从判断意识、呼救,到精准施救,每一步都讲解细致。

 此次实践,是航空专业与急救服务的奇妙联动。“蓝天礼仪”用提前习得的急救技能,把守护健康的“翅膀”,从蓝天延伸至乡邻身边,让急救知识在乡村落地生根,为乡邻安康筑牢青春防线,也让航空学子的担当,在土地上写下生动注脚

图为队员为当地居民科普急救知识现场

泉州幼高专附属济川实验幼儿园

 青春志愿行,科普筑童梦

 乡村振兴,教育筑基。“蓝天礼仪志愿服务队”深知,航空梦的种子,要在童年土壤里早早播撒。队员们提前筹备,将已学到的航空知识整理为童趣故事;精心挑选安全且可拆解的航空模型拼图,反复调试无人机飞行方案,只为给孩子们最生动的航空课堂。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化身“航空小老师”用生动童趣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飞机的基本构造、飞行原理,从 “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 到“无人机如何‘听话’执行任务”,一个个有趣的问题,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接着志愿者操作无人机缓缓升空、盘旋、穿梭,引得小朋友们阵阵惊呼与欢呼。孩子们还在志愿者指导下,尝试简单操控,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最后航空模型拼图环节登场。孩子们分组协作,像小工程师般拼装,在“老师”指导下,认识起落架、驾驶舱等部件。拼装完成后,大家举着模型欢呼,稚嫩脸庞满是成就感。

 此次实践中,“蓝天礼仪”以专业态度与赤诚之心,为乡村孩童悄然推开一扇航空之窗。从孩子们紧抱模型、指尖攥着梦想卡的模样看出,航空梦的种子已深深扎根。未来,它们定会在成长中舒展枝叶、长成参天大树,终将托举起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图为图为“航空知识小课堂”开课

编辑/杨婉婷(师)

审核/汤晓玲(师)

复核/陈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