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荐书 从茶席到山河的文化长卷
2025年6月14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2006年设立开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始终在中国文化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今年的文化和旅游系统的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正诠释了非遗与当代生活的紧密联结。夏日暑气蒸腾,常燥热多汗,一杯清茶入口,消暑解渴的同时,一饮一啜间便体现着非遗的鲜活存在。
2025年6月14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2006年设立开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始终在中国文化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今年的文化和旅游系统的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正诠释了非遗与当代生活的紧密联结。夏日暑气蒸腾,常燥热多汗,一杯清茶入口,消暑解渴的同时,一饮一啜间便体现着非遗的鲜活存在。
#01
《一片树叶的传奇:茶文化简史》
全景展现中国茶文化脉络,尽览中华悠远茶韵。
作者:吴晓力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1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自此茶叶开始由普通的树叶变为清毒药材,茶叶的食用方式也经历了从咀嚼鲜叶、晒干腌茶到最终煮食羹饮的阶段。中国茶独成一体,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不断走近市井,走向世界,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长河中的无价瑰宝。
这本翔实的茶叶历史全览由中国茶叶博物馆的专业人士撰写,内容涵盖了茶史溯源、茶事茶萃与缤纷茶俗,从茶树种植到制茶工艺,带你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感受中华悠远文化遗产的魅力。
#02
《寻茶之源》
在全国各地寻各类茶之源头,开启一场茶香四溢的旅行。
作者:陆十八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4/1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自此茶叶开始由普通的树叶变为清毒药材,茶叶的食用方式也经历了从咀嚼鲜叶、晒干腌茶到最终煮食羹饮的阶段。中国茶独成一体,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不断走近市井,走向世界,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长河中的无价瑰宝。
西至直触云端的藏茶、东至扬州绿杨春,珍贵如“一两黄金一两茶”的保靖黄金茶、随意如桃花山上的野茶,中国广袤大地上,各处产茶之地孕育出各具特色的茶叶。“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茶俗自然也与众不同,“姑娘茶”在竹筒内烘烤出清香,“砖茶”蒸压凝成紧实茶砖,天津茶汤滩的龙嘴铜壶……中国茶的多样风俗,就在这趣味横生的笔墨中缓缓铺陈。
作者寻访全国各处产茶之地,探寻悠久的历史与民族风情,这既是一场茶香四溢的旅行,也是一场感悟内心的心灵洗涤。饮茶之道,本就是修心之境,与其困于往昔的悔与恨,不如淡然转身,放下凡尘俗事,安然吃茶去。
这本翔实的茶叶历史全览由中国茶叶博物馆的专业人士撰写,内容涵盖了茶史溯源、茶事茶萃与缤纷茶俗,从茶树种植到制茶工艺,带你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感受中华悠远文化遗产的魅力。
#03
《古今茶事》
汇茶学专著、文人诗词与茶事逸闻于一体,勾勒出古今茶事的文化长卷。
作者:胡山源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1/1
自唐朝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后,茶叶的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本草纲目里对茶有着怎样的记载?历代古人发生过哪些与茶相关的奇闻趣事?这本囊括了古今茶事的“茶集”将带你勾勒出古人饮茶、事茶、咏茶的鲜活图景。
书中共分三辑,汇集了历朝历代的茶事文献。第一辑为“专著”,收录了《茶经》《采茶录》等举足轻重的茶学著作,构建起古今茶文化的全景框架;第二辑为“艺文”,“茶烟轻扬落花风”,历代文人饮茶颂茶的诗词歌赋尽现于其中;第三辑为“故事”,记录了文人笔下的茶方、茶器、茶的功效等,带我们广泛地探索古人的饮茶智慧,梳理茶的文化渊源。
#04
《懂点茶器》
以茶器历史演变为脉络,在茶器鉴赏中尽显茶道韵味与文化传承
作者:耕而陶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7/1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茶叶间因特性迥异,对茶器的选择亦藏万千讲究。从古朴的原始陶器发端,历经千年演变,瓷器、紫砂器、玻璃器等形态各异的茶器应运而生。夏季和冬季的茶杯如何选择,什么样的茶杯适手且美,各类茶杯又有什么样的文化意蕴?一切皆蕴含于这个庞大而精妙的茶器体系之中。
器以载道,道传籍器,作者以茶器的历史演变为线索,梳理在不同制茶工艺与品饮方式所使用的茶器不同,在茶器的鉴赏与品味间,为我们呈现出茶道之承载,文化之传承。
#05
《如是茶席》
资深茶人教你布一方独饮茶席,感悟茶香的滋养。
作者:李韬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1
以茶器、茶水和茶食为茶席之基,以插花、古琴和焚香为茶席之点缀。器皿的选择和布防、水质的把控、茶点的考量,都能影响着席间的这碗茶带给人的感受,让原本静止的茶席在草木琴曲间拥有动态的生机。
资深茶人李韬强调将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是日常滋养自己的途径,他惯用一方独饮茶席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敬意。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将从书中学会感知茶的韵味,从茶事之悟体会茶席的真谛,在“正、静、清、雅”中以一碗茶反映真实的内心,感悟方寸茶席中蕴藏的魅力。
馆藏图书
《茶瓷之路:杯壶碗盏的风情世界》
索书号:F75/884
馆藏地:5楼阅览室
中国绚烂的茶叶史不仅浸润着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更是早已走向世界,在全球的舞台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瓷器为载体的中国茶文化,跟随商人的长途跋涉,改变了欧洲的医药系统,衍生出欧洲宫廷的下午茶文化,推动了日本茶道的诞生……茶瓷无穷的魅力穿透东西方间的隔阂,直抵人类共同文明的本质。
自古以来,中式美学的态度便是“跨越时空,无问西东”。作者在《茶经》里破解文化奥秘,在景德镇的窑址中打捞历史细节,解码以茶为媒的中华文明如何在这杯盏相叩中,将润物无声的东方智慧织进多元共生的人类文明长卷。
《茶叶妙用》
索书号:R247/192
馆藏地:6楼阅览室
王君编著的《茶叶妙用》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茶叶的不同品种及其性味、功效及食养常识等;下篇介绍了多种疾病的茶叶疗法,列举了数百种巧用茶叶防病治病良方,凸显“简、便、廉、验”之特色,《茶叶妙用》对于每一个家庭都非常实用,成为广大读者防病强身、康复养生的良师益友。
编辑:张帆
审核:甘洁
复核: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