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诸如新科学发现或医学领域的突破性新闻是如何登上《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的?其实,这一切均始于研究人员如何考量自身研究的新闻价值,以及研究相关的支持证据是否有力。
一项得到有效传播的研究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公众的观点,成为连接研究人员与公众的桥梁。譬如一篇《卫报》或《悉尼先驱晨报》发表的在线文章会被全球数百万人阅读,同时还会对小型出版物和相关渠道产生涓滴效应。
国外发现研究新闻价值的五个关键问题
1.研究是否新颖?论文中是否有独创性的发现,或对现有观点提供了新的视角?结论是否有力?新闻工作者希望发布的新闻是新颖的,对已经有过类似报道的研究则很少感兴趣。
2.研究的全球化程度有多深?研究的意义是否是全球性的,还是仅限于特定地区或国家?研究越全球化,覆盖的影响人群越多,研究受到的关注也会越多 。
3.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相比意见或社论,循证研究(例如可得到有力结果的系统性回顾、元分析或随机对照双盲研究)会更受新闻工作者青睐。
4.研究对普通人有无价值?研究发现是否会让大众感兴趣?人们会和自己身边的人谈论这则“新闻’”吗?
5.研究是否具有时效性?研究是否是媒体最近关注的话题,是否是热点话题?
证据金字塔是确定记者对研究是否感兴趣的一项有效工具。特定研究的证据权重越大,研究就越接近金字塔顶端。
学者如果认为自己的研究具有新闻价值,会尽早告知出版商或所在机构的新闻办公室,通常在同行评审或评审通过前。如果要进行宣传,在线发布(即便是通过已接受的文章或提前预览的形式发布)和新闻稿发布安排在同一天进行至关重要。
新闻稿的起草(包括首席研究员的引用)与发布有时候会遇上禁令。记者通常会在研究发布前48小时(有时候更长的时间)收到新闻稿,以便有时间进一步了解论文并撰写报道。禁令日期之前记者不得在网上发布报道。
虽然新闻发布官的工作是通过新闻稿或直接宣传的方式将科学论文告知新闻记者并强调其新闻价值,但是他们有责任遵守道德准则,确保研究数据、结论和概述信息中无任何形式的偏见或夸大之辞。新闻发布官的工作之一就是塑造公众观点,因此他们提供的信息必须准确。
宣传研究成果的五项借鉴
1.媒体发布前做好准备。一旦研究将用于宣传,研究者需要为新闻稿准备引用之辞,一旦新闻稿发布,则需要做好接受采访的准备(通常以电子邮件形式进行)。关于采访,新闻办公室可以帮助研究者做好准备,并在必要时提供培训。
2.收到采访邀请后迅速回应。研究者需要尽早回复新闻办公室的采访请求或其他信息请求。如果在几小时内未收到回复,记者很可能会放弃报道。
3.图文并茂。如果是视觉报道,研究者需要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图片来说明研究成果。
4.放平心态。大多数媒体机构会秉持负责任的态度报道研究项目,并且通常会写上期刊的名称以及在线研究的链接。但新闻报道并不一定就会提及期刊名称、研究名称、作者姓名或是相关引用, 宣传团队无法控制媒体发布的内容,多数记者会自行撰写。
5.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宣传。研究者通常也会将博客、推特等社交媒体链接发给新闻报道机构,转发新闻办公室的推文来助力研究的宣传。
点击链接,免费注册观看Wiley关于如何宣传科研成果的专题视频。
http://www.workcast.com/ControlUsher.aspx?cpak=1936558320328918&pak=74609368140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