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4-2025-2 “优·美” 教学工坊思想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五)

发布时间:2025-03-26浏览次数:10


2025年3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在图书馆11楼会议室开展了“优·美”教学工作坊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围绕德法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展开教学研讨活动,由王辉老师担任主备课。

首先,王辉老师从教材内容、学生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对《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共2课时的教学内容作了分析和介绍,教学导入以“道德万能论”“道德无用论”的观点辨析为切入点,引出法律的主题。法律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法律产生的根源有哪些?法律会一直存在下去吗?通过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产生、法律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归纳出法律的含义。紧接着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等问题将整体内容进行了整体串联。此外,通过法理阐释、时事热点、经典案例分析如崔英杰案、呼格吉勒图案、播放视频等教学环节,深入剖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运行过程中是如何最大限度保障公平正义,增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法律的认同感,提升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在专题教学研讨中,教师们聚焦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度交流与探讨。通过集体备课平台,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协同优势,系统梳理教学资源库,共享个性化教学策略,并针对典型课例进行多角度解析。此次集体备课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形成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良性生态,切实推动课堂教学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为课程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