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感悟中国百年波澜壮阔历程,厚植青年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近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同法学社走进福建省档案馆,开展了一堂档案文献中的“大思政课”。
上活红色文化实践课
在档案馆讲解员的带领下,读书社、法学社同学们共同参观了“逐梦·远航”——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档案文献展。文献展从档案的特殊视角出发,精选自福建省档案馆、福建博物院和福建省其他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档案背后的故事,重温那段浸润岁月痕迹的时代记忆。展览由“红色圣地”“峥嵘肇基”“潮头奋楫”“再谱华章”四个部分组成,共展出330余份珍贵的档案文献和历史图片。从1930年印制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到福建省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武平林改”“晋江经验”的档案图片到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资料,同学们一边走一边看,不时驻足沉思,在丰富鲜活的档案文献前深刻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福建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讲好场馆里的思政课
福建作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两个省份之一,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敢为人先、勇立潮头,使改革开放成为福建最显著的特征和最壮丽的气象。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档案文献展展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读书社指导老师张罗丹通过1979年李金耀签订的承包荒山合同、五十五位厂长(经理)呼吁“松绑”放权、“晋江经验”“南平机制”等案例向读书社社员们讲述福建从海防前线成为改革开放前沿的蝶变故事,引导同学们探寻在党领导下八闽儿女开拓创新精神的福建印记。
学好闽台交融的统一课
闽台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长期交往融合留下了深刻的共同记忆。在“共同家园 共同记忆——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展区,读书社社长陈家涵同学向社员们讲述闽台两地人民通过长期的交往融合推动台湾发展,以及同心协力面对外来侵略、共御外侮的共同记忆,特别是船政先辈们在近代闽台联系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极大深化了同学们对闽台历史渊源的正确认识。
此次参观活动让同学们在档案中感受国家的繁荣昌盛,在文献里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进,勇于担当,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