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先声第15期 《就义诗》

发布时间:2022-09-08浏览次数:13

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献礼155周年校庆,从2021722日起开设《思想先声》主题栏目,以朗朗之声,颂革命经典,悟思想真谛,发时代强音。

今天推出第15期革命先烈杨超同志的《就义诗》。

朗读者


童斌

轨道交通学院2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一班   

校船媒中心广播部成员

船政求实宣讲团成员

 

就义诗

作者杨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杨超1904年出生于江西德安,1923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在北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10月,党任命他为特派员回江西途中不幸在九江被特务逮捕。这首诗,是杨超烈士于19271227日在南昌市德胜门外下沙窝牺牲就义时高声朗诵的。

革命先烈杨超同志从小就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他必然家境富裕;他在北京大学念书,那么他还是个学霸,十有八九是他们县的“高考状元”。拿着这份简历,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的;放在当年,就条件上来看,有多少人会放下笔、放下安稳的日子、放下家世去为那刀头舔血的革命事业而献身?先烈的共产主义信仰之坚,怎能不叫后生敬仰!怎能不叫人情不自禁地书写他的伟大!“革命何须怕断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试问谁人不怕死?身体力行的人才有资格说这样豪气冲天的话,也只有经历了生死考验的人才配得上这句话。杨超同志的牺牲,何其壮哉!

后两句诗以春秋时代,伍子胥三年得为父兄报仇的典故,表达了革命必将获得胜利,烈士的鲜血绝对不会白流,具有英雄气概的革命同志一定会向敌人讨还血债的坚定信念。二千五百年前伍子胥,九十多年前之杨超,不失为真豪杰也!



本期编排:黄晋京  本期审核:邓上清  本期终审:马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