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先声第12期 《大江歌罢掉头东》

发布时间:2022-06-16浏览次数:15

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献礼155周年校庆,从2021722日起开设《思想先声》主题栏目,以朗朗之声,颂革命经典,悟思想真谛,发时代强音。

今天推出第12期周恩来总理的《大江歌罢掉头东》。

朗读者


伍聪鹭

入党积极分子

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

20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二班


 

大江歌罢掉头东

作者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1917 年的中国,群魔乱舞,军阀混战,内忧外患,民族灾难深重。是年9月,年轻的周恩来结束了在天津南开的中学生活,怀着忧国忧民、矢志变革现实的赤胆忠心,毅然决定东渡日本,准备研究各种社会科学,寻求救国真理,以唤醒民众奋起,拯救濒临危亡的祖国。在出国前夕,他挥笔写下了这首壮怀激烈、意气风发的明志诗。此诗高歌慷慨,满纸时代烟云,生动地展示了周恩来济世的广阔胸怀,抒发了他追求真理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

周总理的这首诗用“大江歌罢”起句,显然是壮怀激烈的作者面对着浪涛汹涌的大海,在以纵情高歌“大江东去”抒发自己的满腔激情。同时,也是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激励自己。

“邃密群科济世穷”,说的是他到日本求学的目标,即细密地研究多门科学以拯救濒则临绝境的中国。

“面壁十年图破壁”,借达摩面壁修禅的故事反映出诗人刻苦钻研欲达到的境界和追求。

末句难酬蹈海亦英雄,则表明他此次为了革命需要放弃留学的豪气。

全诗虽只有四句,却很好地发挥了中国传统诗歌言简意赅、跌岩起伏的优良传统。全诗意境雄浑,气势悲壮,用典贴切而语言凝练,是一首极其难得的爱国主义明志诗篇。

 



本期编排:黄晋京  本期审核:马锦辉  本期终审:黄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