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献礼155周年校庆,从2021年7月22日起开设《思想先声》主题栏目,以朗朗之声,颂革命经典,悟思想真谛,发时代强音。
今天推出第5期毛泽东主席的《菩萨蛮·黄鹤楼》。
朗读者
张林
轨道交通学院2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一班
辩论协会成员
船政求实宣讲团成员
菩萨蛮·黄鹤楼
作者: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词。1927年4月11日,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次日,又向罢工示威的工人开枪。在长沙,5月21日,何键、许克详开始捕杀共产党员,中共湖南省委退让,取消了10万农军进攻长沙的计划。毛泽东当时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4月27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泽东提出的“迅速加强土地斗争”的建议未能得到讨论。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清党”,国共两党彻底分裂。毛泽东登上黄鹤楼,为何把酒临江,心潮逐浪?本词反应了诗人对大革命即将失败的愤懑与压抑,对曲折多艰的人民解放道路的回顾与前瞻。
上阙写景,登楼纵目,自远而近,宏伟壮彩。下阙言情,应物斯感,豪放深沉。这首词通篇只有四十四个字。但囊括的时代气氛、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澎湃情怀,其内容之错综复杂,并不亚于长篇。
全词扣紧登临情景,突出大江形象,自然哲理、政治斗争和革命激情三者水乳交融,主题思想特别集中、深邃和感人。写景以重点刻划与气氛渲染结合,抒情以寓景于情和写意手法相结合,境界含蓄高远。语言之沉着有力,迭词动词之新颖精警,用韵之错落有致,与内容也十分和谐。
整首词可以看到国共一次合作时的伟大胜利与大革命失败的困难与痛苦,仿佛来到那个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的年代。也写出了毛泽东对革命前途的焦虑,和对未来充满信心,对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的乐观。
本期编排:黄晋京 本期审核:马锦辉 本期终审:黄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