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美丽中国·青春行动”时代内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乡村广泛开展绿色科考、文明绿色出行等实践活动,自觉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2025年8月3日至8月8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五彩五育”绿色发展倡导团前往宁德市柘荣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倡导团成员既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传递环保理念,也走进乡村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绿色课堂”,用实际行动让绿色发展的种子在乡村大地生根发芽。
绿染乡野间,青春践初心
倡导团首站走进宁德市柘荣县五蒲村,在层峦叠翠的茶山间,与村干部并肩同行,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开展深度调研。
这种非遗技艺+生态景观的创新模式,让剪纸红纸成为传播绿色理念的载体。村民将垃圾分类知识编入剪纸图案,用可降解材料制作剪纸作品,既延续传统又践行环保。倡导成员在绿树环绕的剪纸馆内,通过镂空红纸望见远处梯田层叠,真切感受到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和鸣共生。

(倡导团成员走入五蒲村开展调研)
在当地村干部的介绍引导下,倡导团成员深入了解到,五蒲村依托层峦叠翠的茶山与千年农耕文明,创新打造全县首个绿色生态研学基地与现场教学点。通过开发“党性教育+生态农耕+休闲观光”的多元实践项目,将传统耕作方式与现代生态理念深度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示范区。这一实践既让农耕文化在保护中焕发新生,又为乡村旅游注入可持续动能,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赋能、良性循环。

(当地村干部为倡导团成员介绍五蒲村的绿色发展)
调研期间,倡导团还聚焦乡村生态治理细节,重点考察污水处理与垃圾清运体系。针对局部区域存在的环境优化空间,团队与村干部展开建设性研讨,精准提出 “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 的垃圾处理升级方案,并计划协助制作专业化环保宣传标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村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筑牢乡村生态屏障。

(倡导团成员与当地村干部合照)
此次五蒲村调研之行,倡导团不仅深度体悟了当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更通过沉浸式走访采集了乡村生态建设的珍贵一手资料。在未来的奋进征程中,团队将以此次活动为崭新起点,持续聚焦乡村绿色发展命题,让盎然绿意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最动人的底色,助力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护绿守乡土,青春筑生态
在靴岭尾村的阡陌巷陌间,"五彩五育"绿色发展倡导团的青春身影持续跃动。继在五蒲村的层峦叠翠的茶山间开展绿色发展理念调研后,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又将服务重点转向乡村生态共建,以环保宣传为纽带,将绿色理念播撒向更广袤的乡土天地。

(实践团成员为村民讲解环保知识)
实践团成员手持环保宣传单穿行于村舍院落,将生态保护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音俚语。在村头老槐树下、田间地头旁,他们结合本地生态环境特点,系统讲解垃圾分类要领、水资源保护技巧及日常节能降耗方法。通过展示本地河道治理前后对比照片,用"看得见的变化"让村民直观感受环保实践的成效。

(实践团成员为村民讲解环保知识)
针对农村常见的秸秆焚烧、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等问题,实践团特别制作图文并茂的科普手册,以"案例+对策"的直观形式帮助村民建立科学处理意识。在宣讲过程中,成员们既强调环保对乡村健康发展的长远意义,也传授诸如废旧物品改造、厨余堆肥等实用技巧,让绿色生活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剪纸绿韵映生态 文创叠翠促发展
目光转向靴岭尾村层峦叠翠的梯田间,倡导团成员的脚步与剪纸红纸的镂空纹路交织成独特风景。作为中国剪纸艺术重要发源地,这个被绿色茶园环绕的村落,将千年非遗技艺与生态景观深度融合,构建起文创+生态的绿色发展范式。

(靴岭尾村绿色生态景象)
村民以剪纸技艺传递生活哲学,红纸镂空处尽显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态保护的智慧。村干部介绍,针对山地广袤、林地零散的特点,村庄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将零散林地整合为观光步道,既保持水土又串联文化节点。倡导团走访发现,剪纸馆特意选址于古树群落旁,青瓦白墙与百年榕树相映成趣,游客在体验剪纸时便能感受自然韵律。

(倡导团成员与讲解员一起参观靴岭尾村绿色生态)
这种非遗技艺+生态景观的创新模式,让剪纸红纸成为传播绿色理念的载体。村民将垃圾分类知识编入剪纸图案,用可降解材料制作剪纸作品,既延续传统又践行环保。倡导成员在绿树环绕的剪纸馆内,通过镂空红纸望见远处梯田层叠,真切感受到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和鸣共生。
绿育童心筑梦,环保教行共生
此外,“五彩五育”绿色发展倡导团还走进乡村校园,以生动有趣的“绿色课堂”和互动体验活动,为柘荣县第三小学的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环保课,让绿色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深深扎根于童心。

(倡导团成员为小朋友们上课)
课堂上,倡导团成员们化身“绿色老师”,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片、通俗易懂的动画,向孩子们娓娓讲述“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他们从水稻的生长过程娓娓道来,延伸至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故事,让孩子们深刻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内涵,引导大家从小便养成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良好习惯。

(倡导团组织小朋友开展户外小游戏)
随后,在课堂外的空地上,倡导团成员们带领小朋友们开展 “垃圾分类投扔赛”。成员们精心制作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个模拟垃圾桶,将写有“废电池”“菜叶”“塑料瓶”等字样的沙包分发给孩子们。随着一声“开始”,孩子们抱着沙包飞奔到对应的“垃圾桶”前投掷。这场趣味横生的游戏,不仅让孩子们在竞技中牢记了分类标准,更在心中悄然种下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

(倡导团成员带领小朋友们拔杂草)
活动最后,倡导团成员们与孩子们一同来到学校小菜园开展拔草实践。大家弯下腰细心清理杂草,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丝毫阻挡不了那份高涨的热情。孩子们在劳作中亲身体验到耕耘的辛劳,更直观地理解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深刻含义,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粮食来之不易的认知。

(倡导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合照)
此次校园之行,倡导团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绿色发展与粮食安全的种子悄然播撒在稚嫩心田。这些饱含希望的种子,终将在时光滋养下生根发芽。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将伴随孩子们茁壮成长,化作守护生态的自觉行动。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五彩五育” 绿色发展倡导团不仅将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播撒至乡村中,更在与村民的深度互动中,真切触摸到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与质朴追求。展望前路,团队成员将以此次实践为坐标,持续聚焦乡村绿色实践的生动图景。通过线上赋能与线下深耕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源源不断地为乡村生态振兴注入青春动能,让绿色发展的种子在乡土大地深深扎根、蓬勃生长,终成荫蔽一方的生态之林。
编辑:潘哲妍
审核:朱宝杉
复核:杨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