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下乡”②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古厝新生·筑福坊巷”实践队“三下乡”

发布时间:2025-07-17   浏览次数:26



深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古厝在新时代的传承路径202577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古厝新· 筑福坊巷”实践队走进福州三坊七巷,开展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探访名人故居、追溯清廉故事、解码福文化基因,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筑牢文化自信,勇担传承使命。

 图1实践团师生在三坊七巷南后街前合影 摄影林馨

 图2实践团师生在三坊七巷南后街前合影 摄影林馨


冰心故居:触摸人文暖流,感悟 “爱与希望” 的力量

青砖灰瓦映岁月,雕梁画栋藏温情。实践队首站来到冰心故居,一座古朴院落静静矗立,天井中阳光洒落,时光仿佛在此定格。故居内,陈列着冰心生前的手稿、照片、生活用品,每一件物品都诉说着她不平凡的一生;泛黄书页上的娟秀字迹,记录着她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热爱;老照片中,她或执笔沉思,或微笑凝望,尽显文人风骨。漫步在故居的各个角落,仿佛能看见年少的冰心在这里读书、写作,聆听长辈们讲述古老的故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润着她的成长记忆。透过这些珍贵的展品和场景还原,我们深刻感受到冰心先生“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的博爱精神以及她用文字传递温暖与希望的文学力量。


 图3实践团师生在冰心故居前合影 摄影林馨


清廉人物馆:聆听正气故事,传承跨越时空的廉洁基因

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思考,实践队走进三坊七巷清廉人物馆,开启了一场涤荡心灵的精神之旅。踏入展馆,古朴庄重的氛围扑面而来,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卷、一件件承载故事的文物,将福州历代清廉人物的生平事迹娓娓道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浩然正气、王荷波铁肩担道义的革命气节,都在光影与文字的交织中鲜活呈现。团队成员化身讲解员,将自己前期查阅典籍、走访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动讲述,向其他实践队成员们阐释这些清廉人物如何在各自时代坚守原则、克己奉公,他们的精神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对廉洁文化的认知之路。


 图4实践团师生回顾沈葆桢家书 摄影林馨

5实践团师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王荷波生平 摄影林馨

6:实践团师生参观邓拓生平展示 了解革命先辈事迹 摄影林馨

 图7:实践团师生参观林则徐展陈了解其生平事迹 摄影林馨

 图8:实践团师生在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勤廉馆前合影 摄影林馨


坊巷之间:解码福文化基因,感受传统与生活的交融

漫步三坊七巷纵横交错的石板路上,两侧古厝鳞次栉比,每一座都是福文化的鲜活注脚。马鞍墙高低错落,勾勒出吉祥的弧线,恰似 “福” 字蜿蜒的笔画;门楣上精美的砖雕,或刻蝙蝠衔钱,或雕牡丹绽放,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愿。在这里,福文化融入一针一线、一凿一刻中。我们穿梭于坊巷间,触摸着历经岁月打磨的砖墙,真切感受到福文化不仅镌刻在古厝的梁柱之上,更流淌在福州人的生活日常里。

“古厝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活着的文化载体。” 队员们表示,坊巷间的一砖一瓦、一雕一刻,都在诉说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让大家对 “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图9三坊七巷古厝一角 摄影林馨

 图10三坊七巷古厝微观 摄影梁婷

=

 图11实践团师生学习船政文化 摄影梁婷

12实践团师生参观船政文化展陈,了解近代科技先驱事迹 摄影林馨


初心如磐:在实践中传承,让文化光芒照亮前行路

此次实践之旅,队员们在冰心故居中汲取人文关怀,在清廉人物馆中感悟正气力量,在坊巷间触摸福文化温度。大家深刻认识到,古厝承载的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 —— 爱与奉献、廉洁与担当、对幸福的追求,这些理念穿越时空,至今仍是激励青年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