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下乡”①丨船政学子溪源村实践团:非遗筑梦润乡土 美育传承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08   浏览次数:16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非遗筑梦,美育传承”乡村振兴促进团,于2025年7月4日—7月6日赴闽清县溪源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赴溪源村,触摸乡村振兴脉搏

在溪源村支部书记的讲解下,实践团队了解到当地村干部和设计团队在推动村落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取得的显著成效。曾经的溪源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青壮年大量外流,是典型的贫困村。而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和村干部的真抓实干下,溪源村秉持“保”“用”并举,多元发展的创新思路,以“百年油坊”非遗文化为特色,通过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式,让村庄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为村民创造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油茶非遗为基,搭建美育桥梁

借助此次实践机会,实践团队成员结合溪源村的百年油茶文化特色及自身专业特点,开展了“油茶韵传乡田,美育筑梦未来”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

活动前期,团队成员积极筹备,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教学道具:包括以“小茶”“小油”形象绘制的特色扇面、融入福文化元素的福字涂色卡纸,以及多彩扭扭棒、创意手工折纸等材料,为后续活动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期间,队员们以一场“数字传声筒”破冰小游戏拉开序幕。游戏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引发了小朋友们的热情,也迅速拉近了队员与小朋友们的距离。原本稍显拘谨的小朋友们逐渐放松下来,与队队员融入一片。随后,活动重心聚焦于溪源村极具特色的油茶非遗文化,队员们围绕油茶的制作工艺、生产流程、茶油作用,以及家乡非遗项目等内容,与小朋友们展开了一场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交流。过程中,队员们鼓励小朋友们积极提问、大胆发言,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本土文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小朋友们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逐渐深入理解其独特内涵与魅力,同时也增强了小朋友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图为实践团在三溪乡溪源开展课堂活动的画面


手工小课堂,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在“绘笔生花,巧手筑梦”手工课堂上,小朋友们更加积极主动,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他们全神贯注地完成作品,并兴高采烈地展示成果。课程结束后,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今天的的课程非常有趣,是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在感到新奇好玩的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家乡文化,内心充满开心与自豪。而“小油”和“小茶”这两个可爱的吉祥物,也不再只是符号,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图为实践团在三溪乡溪源小朋友绘画成品的展示

图为实践团在三溪乡溪源对小朋友进行调查问卷


以行践知,书写青春振兴答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通过亲身实践,不仅锤炼了本领,拓宽了思维,还深化了多方面的认知——明确了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也真切感受到文化传承对村落存续与时代发展的深远意义,尤其触摸到非遗文化的根脉所在,领略到其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