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职教周系列活动之七 | BIM作品展示及介绍- 创新和传承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4-05-19   浏览次数:15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智能建造BIM社团,作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于518日在创新楼206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BIM作品展示活动,展现了社团成员对智能建造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

 活动伊始,社团指导老师王喆向在场的社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BIM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希望社团成员脚踏实地,不断提高和探索,用创新的视角去审视和解决建筑领域的问题,为智能建造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紧接着社团成员陈丹宁同学展示了 “白马寺藏经楼”BIM模型。这一作品不仅在技术上展现了社团成员的专业能力,更在文化传承上体现了他们的责任感。通过高精度的三维模型,观众得以一窥这座历史建筑的风采,同时了解到社团成员在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随后,社团长王晶同学介绍了她们设计的“工地智能巡检车”。这一创新项目利用BIM技术与智能硬件相结合,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极大提高了施工安全和效率。展示过程中,成员们详细解释了巡检车的功能和操作流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最后,社团成员郑诗煜同学带来了“体艺楼”的虚实模型展示。这一作品将虚拟现实(VR)技术与BIM模型相结合,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建筑体验。通过VR头盔,观众仿佛置身于建筑之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设计细节。

 通过本次BIM作品展示,智能建造BIM社团不仅展示了他们在建筑信息模型领域的专业技能,更展现了他们对智能建造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社团成员们的努力和创新精神,无疑将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学生作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