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追寻领袖足迹,感悟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2025年7月中旬,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学院“赓续下党薪火·寿宁青韵长辉”实践团赴宁德市寿宁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重走红色足迹、对话脱贫先锋、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在服务中彰显青春担当。
实践团首站来到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的寿宁县下党乡。在鸾峰桥上,队员们聆听当地干部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跋山涉水、访贫问苦的感人故事;在“难忘下党主题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实物,深入了解下党乡从“五无乡镇”到“小康样板”的华丽蝶变。
“九进寿宁,三进下党”,每一次来都有新的感动。在中共下党乡党委旧址,队员们围坐在古厝前,聆听老党员讲述“一根扁担挑茶苗”的奋斗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下党人民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用肩挑背扛的方式开辟出一条脱贫致富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队员。
离别之际,实践团在下党的青山绿水间许下青春誓言:“我们一定会再来!”今天的实践活动,航海学子用脚步丈量乡土,用专业服务乡村,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承诺。
下党乡的沧桑巨变,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航海学子的实践足迹,是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写照。下党故事激励着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
实践团第二站前往寿宁甲坑村,在岗垅革命纪念馆开启红色之旅。甲坑村曾是闽东革命中心之一,刘英、粟裕、叶飞、范式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队员们驻足凝视着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聆听讲解员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甲坑的繁华曾如过眼烟云,在游击战火中几番起落。敌人来袭时,游击队暂撤,村民躲入深山;敌军肆虐抢烧,留下满目疮痍。但甲坑从未屈服,敌军退去后,炊烟便再度升起。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红色土地,船政学子深受震撼,要将红色基因在青春岁月里赓续传承。
村党支部高度重视 “红色基因” 传承,弘扬革命精神,以讲好 “红色甲坑、烽火岗垅” 故事为主线,持续挖掘岗垅革命历史。红色记忆触动甲坑后代,他们从父辈讲述、史料记载和旧址探访中,触摸到祖辈浴血岁月。血脉羁绊让更多后代留乡加入红色志愿服务队,在纪念馆讲解、文化传播、旧址守护中用青春护根脉。这些实践让队员们领会:红色传承不是抽象口号,是代代坚守、青春接续的精神接力。
。
革命故事永流芳,红土地上展新姿。如今的甲坑村,成为红色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前往接受精神洗礼,感悟初心。
未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引领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赓续下党薪火,激扬青春梦想,传承红色基因,航海学子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