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航海学院秉承与坚持船政学堂(1866年创办)“前厂后堂”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开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四大专业,其中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三大国家级重点专业融合组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荣膺我校“双高计划”重点打造的两大专业群之一。
学院传承特色,创新发展,成立以来始终以“海洋情怀、国际视野、水手精神、远洋能力、航海本领”为培养目标,探索船政特色的新型航海人才育训理论,构建航海人才培养新机制,在国家着力发展高技术船舶背景下,围绕高技术船舶制造—船舶航行—船舶保障产业链,以航海技术专业为核心、船舶工程专业为基础、轮机工程专业为支撑,充分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在课程资源、实践基地、师资团队等方面共建共享,实现覆盖船舶设计制造、船舶检验、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航运工程等领域航运业高端技术技能与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输出,服务航运转型升级。
师资雄厚实践强
航海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6人,教授4人,副高职称42人,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具有航海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占比超过80%,其中远洋船长12人,轮机长6人,高级工程师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师团队拥有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层次人才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教学名师2人,担任全国船舶教指委委员2人。
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二等奖3项。近5年教师承接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50余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4项、省级精品课程21门;校企合作开发新型教材23本,编写有50余本各类专业教材,科研团队承接了100余项横向课题研究,编制航路指南等行业标准4项,累计合同金额达2800余万元。
产教融合双元育人
航海学院拥有大型航海、轮机模拟器实训中心、船舶智能制造科技舱、海洋航行器创新研究工坊、“中式邮轮•五高”训练中心等各类校内外实训基地45个。校企共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全国首批“大思政课”科学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航海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A类示范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第四批“福建省科技馆分馆”1个,获批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获批东部战区新质人才直招基地1个,省级军民融合基地1个、东海民兵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省级职教集团1个。已建成集船员培训、军民融合、航海科普于一体的船政培训品牌,成为东南区域航运人才供给地。
以赛促学课赛融通
航海学院重视学生素质培养,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创设生态化课堂“桨板队”“龙舟队”“心理团辅”,营造泛在化学习氛围。坚持课赛结合,以赛促学,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三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126项奖项,学生社团“心澜船社”是福建省“五一先锋号”、获福建省高校“科创类”社团精品项目金奖,着力于福船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其制作的船模赠予巴拿马驻华使馆。
航院学子志高远,勇当时代弄潮儿,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
2025年高职分类招考面向中职考生招生计划数
中职类别 | 专业名称 | 2025年计划数 |
04制造类 | 船舶工程技术 | 55 |
04制造类 | 轮机工程技术 | 20 |
84航运技术管理类 | 航海技术 | 40 |
91旅游服务类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20 |
92餐饮类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35 |
2025年高职分类招考面向高中考生招生计划数
招生类别 | 专业名称 | 2025年计划数 |
16普通高中类 | 航海技术 | 55 |
16普通高中类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35 |
16普通高中类 | 船舶工程技术 | 45 |
16普通高中类 | 轮机工程技术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