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育桃李 别样春风共战疫――全国样板支部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第二党支部抗疫纪实

作者:来源:安全与环境学院发布时间:2020-03-06 17:59:55浏览次数:834

   2020年的这个春节注定被我们铭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疫情期间,全国样板支部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第二党支部秉承“以学习成效为本,以师生互动为体,以数据平台为用”的“心上教学”理念,实现了学习教育“全覆盖”和“一网清

搭建轴线,工作用心

“风险评估与事故勘查、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与控制、计算机在安全中的应用、通风与安全……一科都没少。”18安全技术与管理一班的纪友松同学如是说,无法按时返校的他正在家中使用云课堂进行网络上课。

47门学生喜闻乐见的线上课程在建立初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第二党支部在接到任务后,迅速召开了线上教学视频会议,围绕着“一个人的课堂,教师们如何讲课?上课效果会打折扣吗?如何与学生互动?学生会有在校时的精气神吗?……”等一系列的问题,党员教师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形成“轴线相接、立体覆盖”的线上教学工作方案。时间紧、任务重。

骨干党员范自盛领衔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团队,廖俊彦、林莹带领省级、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团队主动认领了10门核心课程的建设任务。党员主动与普通教师结对制作课件,分享家庭“超级自拍”影棚的搭技巧,传授线上教学的法宝。“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线上教学不仅是个新鲜事,教师也面临诸多挑战,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备课,以及复盘前一天讲课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音量、语速等。”支委黄端华说,“网上教学考验的就是教师自身的硬核实力。”

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第二党支部共促共进,充分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和软件完成了47门线上课程的建设。


云端课程,教学潜心

“网课”开学后的每天,支委杨玲玲都做着同样的事:网上直播、解疑答惑、电话了解未做作业的原因、课堂迟到早退的原因……为了上好一堂直播课,杨玲玲硬是从“菜鸟”级别逐步升级。如今,她在网络课堂上课、批改作业已经得心应手。

冲在“网络云战役”一线的不仅仅是杨玲玲老师一位。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第二党支部的党员教师们按照“课程不少、学时不减、标准不降、质量不低”的原则,科学调整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考核、评价实施办法、综合成绩的构成方案,逐步形成多元化、多维式、多样性相结合的“三多”考核方式。

教学质量硬不硬、学生上课实不实,是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第二党支部党员教师们共同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个个电话的询问、微信QQ上的答疑解惑成为“网红”教师们的主战场。“虽然学习地点变了,但学生还是能够保持在校的精气神,我们也会不时请几位家长回传孩子听课的照片。”党员教师陈硕说。

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第二党支部的党员教师们通过线上教学,保证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到位,实现作业批改、问题讨论、单元检测分析等过程,真正做到学习有量、停课不停学。

特色指导,育人入心

“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育人,更要育心。”学院十佳班主任潘瑜老师如是说。这样说,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防抗疫情心理支持党员突击队正式组建,共有7名党员光荣成为了防疫工作心理员。上课很繁忙,心理工作也从来不落下。身兼数职的支委、教研室主任廖俊彦老师不仅时刻关怀学生日常健康,作为班主任的他还时刻将温暖与爱传达到了全班同学们的心间。“你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的人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是那么沉。”廖俊彦老师说,“希望我能帮助他们,只要有希望,阳光总会出现。”在支部,这样的党员班主任不止廖老师一人,大家面对防疫心理、线上学习等学生问题,都耐心答疑、细心疏导,赢得了众多学生的信任。

与此同时,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第二党支部更是发挥专业特色,为师生带来健康膳食云指导,让大家宅在家中,也能吃出强大免疫力。党员教师根据“战疫”健康生活行动联盟专家的意见,提出操作性、实用性兼具的7条建议,真正从身心上做到关心、关爱、关怀。


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力。全国样板支部——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第二党支部正是这样一支迎难而上的团队。工作用心、教学潜心、育人入心,正是用心、潜心、入心的“心”理念推动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第二党支部不断向前,以“心”系学生,以“心”抗疫,以“心”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