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在福建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福建平台等播出。我院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各二级学院学生代表集中收看。
本次活动以“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为精神坐标,将历史教育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既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次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洗礼。主讲教师们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与学子们互动研讨,通过历史故事、影像资料、研学访谈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师生们认真学习“开学第一课”中的历史讲述与精神解读,共同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壮阔历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与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
“开学第一课”引发了师生们的强烈共鸣。师生们纷纷表示,“先辈用鲜血铺就来路,吾辈当以奋斗续写华章”。船政交通学子将时刻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上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心得体会


抗战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以及团结奋斗的重要性。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引导青年学生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成就,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续写辉煌,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我深受此次福建省“开学第一课”的启发与鼓舞。本次活动打破了学段和学科壁垒,为我们推动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鲜活范本。未来,我们将借鉴此次活动的成功经验,努力将抗战历史、职业精神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激励学生传承红色基因,锤炼技能报国的本领,真正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投身祖国建设的实际行动。

观看“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开学第一课,通过“行见八闽”研学路线将抗战遗址与课堂联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是精神的火炬,先烈用生命书写的忠诚铸就了今日和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铭记民族觉醒历史,从苦难中汲取力量,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在专业学习和志愿服务中践行担当,让青春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观看“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开学第一课,我深受震撼。历史片段展现了先辈为民族独立浴血奋战、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攻关的场景,让我明白今日幸福来之不易。历史不是冰冷文字,而是先辈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爱国”的重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接过精神接力棒,铭记历史并非沉溺过去,而是带着先辈精神走好属于我们的“长征路”。

“开学第一课”通过历史回顾和创新教育形式,让我深刻理解抗战精神,明确青年责任担当。“行见八闽”研学路线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体验,让历史成为先辈用生命书写的壮丽篇章。这坚定了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决心。我将把课堂收获带回社团,与同学们探讨如何将抗战精神与青年责任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今海洋强国建设中,抗战精神仍是明灯。我将扎实钻研专业知识技能,将理想融入国家大局,锤炼过硬本领以传承弘扬抗战精神,接力续写船政报国华章。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