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双向奔赴”?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3-06-22浏览次数:57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围绕“ 赋能”和“提升”,提出5方面19条政策措施。该文件紧贴行业企业转型需求和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命脉,指明了通过产教融合赋能职业教育质量的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是任务书,指明了加速产教深度融合的改革方向和务实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明姬告诉记者。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出台,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从《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产教融合具体措施的出台,到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36处’与产教融合相关的法律条文的提出,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这个《实施方案》的发布,已经初步构建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体系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陈宜大说。



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



“《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改革方向。”王明姬分析说,如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人才紧缺专业等,有效针对产业链、人才链的短板弱项,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体系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同时,《实施方案》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职业院校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陈宜大表示,习近平同志1990年至1996年在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期间就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时再次强调了这一理念要求。本次出台的《实施方案》指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不仅对产教融合型城市、企业等提出明确的实施路径和要求,更进一步在引导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明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并在产教融合办学形态、合作模式、合作载体、培养内容等方面明确了任务和举措,将产业需求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可有力缓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全方位引导职业教育切近社会需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走向深入。



力促校企“双向奔赴”融合发展



过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曾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学校的热情很高,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行业企业投入产教融合信心不足的根源在于:一是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特别是有些产业应用技术更新速度相当快;二是无论是产业学院、学徒制,还是订单式培养,都无法保障学生的就业去向,特别是优秀学生对学历晋升有较为迫切的需求,流失率较高;三是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投入到学校的资产产权不清晰,企业产教融合投入难以产生合理回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副研究员彭涛分析说,针对这些问题,《实施方案》提出统筹推动教育和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提升企业意愿。


产教融合的境界为双赢驱动。产教融合是校企相互满足合理需求的双向奔赴,是站在不同利益视角的协同发展。企业侧重于产品创新、拓展销路、提高利润。职业院校更加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和示范影响力。”教育部—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传毅分析说。


校企合作如何以双赢为基础“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文件指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等行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优先考虑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以及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领域的实训基地建设。


“可见,校企合作、专业调整、实训基地建设都要遵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标准和建设条件也逐步拟合企业技术迭代发展进度。”王传毅分析说。


陈宜大认为,《实施方案》提出了统筹教育和产业协调发展的目标,而“产”与“教”的跨界性决定了必须要平台化发展,通过搭建多样化且有针对性的平台,将能够实现社会、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等全方位实质性深度融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斌认为,院校要提高职业教育对产业的贡献度。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布局,多开设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丰富产教融合办学形态,拓展产教融合培养内容,开展订单班、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的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



组合式产教融合激励政策很给力



《实施方案》以城市为承载,细化了政策供给,明确提出再遴选 30个左右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支持各地培育遴选一批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立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体系。同时,《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有效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融合,健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产教融合激励政策。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


“产教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涉及多方利益主体,涉及人财物资源协调联动的社会共同育人机制。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组合式激励政策,必将促进产教融合激励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谈道。


李立国认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应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重点在于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实施方案》将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提炼上升为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持续将产教融合向纵深推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 程 晖)



中国发展改革:https://mp.weixin.qq.com/s/p_VUgOx42DfgL1usQgqXJg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