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我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2-04-30浏览次数:305

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院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孙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不仅用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作出了形象化的表达,更是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作出了具体的概括。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坚持专业自信与育德能力一起抓,在为学、为事、为人等方面都要做好示范作用,努力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团委副书记 梁晶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共青团组织要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勇担中华民族接续发展和永葆生机活力先锋力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和底气,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这代青年人的最好成绩!


党政办公室科长 徐圣豪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勉励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作为当代中国青年的一员,我备受鼓舞,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我们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奋斗中砥砺自我、放飞梦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学生工作部科长 张瑞青

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言传身教、守正创新,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不负韶华,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 李春香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语,满含着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殷切希望和真情嘱托,不仅让广大学生备受鼓舞,也深深感动了我。作为常伴青年学生高校思政教师,我们要以课堂为载体,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努力将学生培养为德才兼备、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有志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人才根基、汇聚精神力量。


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第三党支部书记 傅枞春

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我将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实施为契机,潜心投身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出贡献。


土木工程学院第一党支部书记 林森茂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再次为我们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构建红色文化育人机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和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信息与智慧交通学院辅导员 白锋桥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使命所在。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船政文化为抓手,着力文化浸润,上好人生“思政大课堂”,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德技并修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国制造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四党支部书记 栾静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我深受鼓舞。作为高校思政教师,我将牢记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涵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用心提升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吸引力与感召力,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大国工匠!


通识教育学院第一党支部书记 沈焰焰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专业课程和思政元素紧密结合,上好、上活课程思政,做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喜欢听、听得懂、有所悟,真正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轨道交通学院辅导员 任香萤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让我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牢记党的事业,立志民族复兴,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通用航空产业学院辅导员 陆李钦

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有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就应该带领同学们不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学习知识、理论、方法,更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听党话、跟党走,为建设新时代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识教育学院第四党支部教师 高炎丹

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语文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勇挑时代重担,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材,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国家发展尽献全部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 张彩琴

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定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特别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注重改革创新有活力,真正担负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汽车学院辅导员 何杰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己深有感触。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将牢记党的教诲,坚定“学生引路人”的责任使命,坚持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坚持根植学生、服务学生,切实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以身作则、争当表率,勇做新时代的“劲草真金”,在青春的赛道上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用民族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立德修身、潜心育人,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自觉追求,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德技双优人才。


航海学院辅导员 程荟

青年有理想,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群体,作为辅导员,我们一定牢记使命,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教导,坚定信心、增强斗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通过参加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展示青年风采,彰显使命担当,在奋进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2020级学生 陈敦皓

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更应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精神面貌,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必须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信念,站稳立场。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练就过硬本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辜负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通用航空产业学院2021级学生 蔡科宇

青年是一个国家最有战斗力的队伍,每个青年都要坚定信念与决心,一心跟党走,用心学习知识,它将会是一把战斗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要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努力锻炼自己、奉献自己、成就自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加油吧,青年!


信息与智慧交通学院2021级学生 黄静怡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青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以青春为桨,以梦想为帆,为实现民族复兴激发青年智慧,凝聚青年力量。


轨道交通学院2020级学生 陈艳红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让我感受到,国家的事、民族的事,就是我们青年的事。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奋进在新时代前列。作为新时代学生干部,我们需要担当起大国青年的时代责任,把自己的所学所思应用到实践中去,接力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土木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 林翔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的重要讲话,让我感受责任之重。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明白,我们青年应该有着属于自己的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正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高度期待,我们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期待和时代呼唤,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学生 钟文彬

身为立足两个一百年关键交汇点的船政学子,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把握机遇,践行“求是 自强 求实 创新”的校训精神,牢记党的教诲、肩负时代使命、立志民族复兴,争取成为一名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有志青年!


汽车学院2020级学生 董津

青年是国之栋梁,祖国的未来,肩负着祖国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之重任。我们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理论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个人能力,增加社会认同感,增强使命担当,积极主动投身到祖国的各项建设中,为尽早实现伟大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航海学院2020级学生 陈鑫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寄语广大青年“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对于我们每一位新时代青年是鼓励,更是鞭策。一百年前,中国青年用热血书写初心,为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接续奋斗、勇毅前行;一百年后,吾辈青年当以奋斗点亮青春,将习近平总书记“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殷切嘱托牢记在心,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践行时代使命,谱写时代新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