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人物】陈季同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1-11-02浏览次数:997

图片 

陈季同(1851-1907)清末外交官。字敬如,一作镜如,号三乘槎客,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早年入福州船政局,后去法国学习法学、政治学,历任中国驻法、德、意公使馆参赞,刘铭传赴台湾幕僚、副将,曾建议组织台湾民主国,任外务大臣,失败后内渡大陆。弟弟陈寿彭是法语翻译家。

由于长期在欧洲工作和生活,陈季同通晓法文、英文、德文和拉丁文,特别是法文造诣在晚清中国可谓独步一时,于西方文化也有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又有深厚的国学修养。为了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人、中国文化及其价值,他著、译了7种法文书,在当时的西方很有影响。他也译介了一些法国的文学作品和律法文献。

 

生平介绍

图片

1866年,15岁的陈季同考入福州船政学堂。

1875年陈季同毕业,因西学最优而受船政局录用。

1876年底回国,任教师。

翌年,他以翻译身份随官派留欧生入法国政治学堂学公法律例。

后任驻德、法参赞,代理驻法公使并兼比利时、奥地利、丹麦和荷兰四国参赞,在巴黎居住16年之久。

 

代表作品

图片

1890年在法发表《中国人的快乐》(Les Plaisirs en Chine)。《中国人的快乐》则是从娱乐的视角:游戏、仪式、节庆,来描述中国。陈季同认为:游戏、仪式、节庆,尽管各个国家、民族都有,但它们却有发自于各个民族共同的民族观念的独特个性 。

图片

1884年在法发表《中国人自画像》(Les Chinois Peints par Eux-Memes)。《中国人自画像》像解剖麻雀似的,生动而富有情趣地描述中国社会有关政治、经济、宗教、教育、文学等各个侧面。

 

陈季同:一个有外交魅力的福州人

图片

陈季同,对于今天的中国人、甚至福建人来说,也许他的名字都让人感到陌生。然而,在19世纪末的西欧,他却是最有影响的中国人之一。他的多种法文著作相当畅销,有的甚至再版10余次,被译成多国文字;他频繁出入欧洲外交界和文化界的沙龙,应邀参加各种演讲,与德、法上流社会交往密切;他被法国政府授予一级教育勋章,成为著名杂志《画刊》的封面人物。他在欧洲的出色表现,以及归国后从事的一系列洋务维新活动,写下了晚清中西文化关系史中的重要一页。

 

陈季同:拥有法国妻子英国情人的晚清牛人

图片

陈季同是晚清人杰,其婚姻与感情生活颇为传奇,他的法国妻子曾为他的英国情人而醋海兴波,差点决斗。

1898年,陈季同支持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所女学堂--上海中国女学堂,其妻法国人赖妈豁为学堂的洋提调,起草了“中西合璧”的日课章程,夫妇俩均对现代教育做出了贡献。

 

人物评价

图片

 

在中西文化关系史上,陈季同可以说是一位具有典范意义的先驱。一方面,他是中学西传的杰出使者,是第一个出版西文著作并获轰动影响的中国人。另一方面,他也是西学东渐的使者。他将西方现代文学、政治、法律观念引入中国,促进了晚清文学观念的更新和西方现代政治思想的传播。综合这两方面的成绩,陈季同堪称双向的文化使者,他一个人担当了向中西双方传播文化信息的使命。

在文化生活上,他先开了中西通婚史上的风气。当时的中国国际地位每况愈下,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中西联姻也很不以为然。他的法国妻子和英国情人两个西洋知识女性为了他而决斗之事则是绝无仅有。

在教育方面,1898年他支持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所女学堂--上海中国女学堂,其妻法国人赖妈豁为学堂的洋提调,起草了中西合璧的日课章程。对现代教育做出了贡献。

在政治上,庚子事变之后,他是南北互保最早的提议人之一。还有,他的爱国行为并不局限于笔杠。

陈季同,一个19世纪中国极为少见的天才,一番轰轰烈烈的文化使者的业绩,却被人淡忘了,呼吁史学界、译学界的有识之士研究他。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