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第5期(总第60期)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8-05-09浏览次数:975


教 育 信 息


5期(总第60期)

福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教学督导与教育研究所(教务处) 20185

目    录   

【热点话题】

1.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孙春兰在天津调研并出席职业教育有关活动时强调

 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重要文件】

1.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

【职教杂谈】

1.实现职业教育强国梦

2.高职“双高”和普惠性建设要并举

3.校企合作依法依规推进的重要制度保障

4.“专业一体化育人”如何“落地生根”

5.高等教育如何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福建职教】

1.于伟国给龙岩学院学生回信: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2.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3.第七届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热点话题】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54日)

习近平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很高兴来到北京大学同大家见面,共同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才,朱善璐同志汇报了学校工作情况,几位同学、青年教师分别作了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听后很受启发。这是我到中央工作以后第五次到北大,每次来都有新的体会。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校园里一路走来,触景生情,颇多感慨。我感到,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

 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说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同学们、老师们!

 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借此机会,我想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同各位同学和老师交流交流想法。

 我想讲这个问题,是从弘扬五四精神联想到的。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今天,我们13亿多人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这段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对前人的责任,对后人的责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我们不认可“国强必霸”的逻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中华民族被外族任意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底气?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百年奋斗赢得的尊敬。想想近代以来中国丧权辱国、外国人在中国横行霸道的悲惨历史,真是形成了鲜明对照!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去年1226日,我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

 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同学们、老师们!

 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也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在,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我也希望北京大学通过埋头苦干和改革创新,早日实现几代北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体会,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工作,始终关心和爱护学生成长,为他们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要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流动,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学生们中去、同他们交朋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相信,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孙春兰在天津调研并出席职业教育有关活动时强调

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新华社天津5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6日至7日在天津调研职业教育工作,并出席2018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她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增进民生福祉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出席有关活动。

 在天津期间,孙春兰实地考察了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职业学院、第一商业学校、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深入了解鲁班工坊、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等情况,并召开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听取有关省市、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师生的意见建议。她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助力精准扶贫,为青年提供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迫切需要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要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使命,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通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渠道,吸引更多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的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加快形成多元办学格局,统筹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为企业兴办职业教育降成本、清障碍,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加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完善国家资历框架,推动学历、学位与职业资格及其他学习成果互认衔接。健全人才评价体系,畅通人才成长“立交桥”,广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的劳动成果和价值,推动提升他们的地位待遇,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

 孙春兰勉励广大职业院校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苦练本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用精湛技艺书写精彩人生,展现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风采。

【重要文件】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

 教技〔2018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我部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2018413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在历史成就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等“五大进展”,在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探索符合国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上实现了“三大突破”,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主要发达国家均已意识到新形势下教育变革势在必行,从国家层面发布教育创新战略,设计教育改革发展蓝图,积极探索新模式、开发新产品、推进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我国已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发展智能教育,主动应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但与新时代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高端研究和实践人才依然短缺。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推动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需要针对问题举起新旗帜、提出新目标、运用新手段、制定新举措。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应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需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融合创新。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不仅实现常态化应用,更要达成全方位创新。

   坚持系统推进。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信息化发展需求,兼顾点与面、信息化推进与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教学与管理、技能与素养、小资源与大资源等协调发展。

   坚持引领发展。构建与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形成新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新模式、新业态。

三、目标任务

   (一)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二)主要任务

   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实现三个方面普及应用。“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步普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发展。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和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学校。

   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两个方面水平提高。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教育信息化从研究到应用的系统部署、纵深推进,形成研究一代、示范一代、应用一代、普及一代的创新引领、压茬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融合众筹众创,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

 四、实施行动

   (一)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2个省级体系全部连通,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共享,教育大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全面形成。

   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多级分布、覆盖全国、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连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所有省级体系。建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发布系列技术和功能标准规范,探索资源共享新机制,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支撑学校和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

   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数字教育资源版权保护和共享交易机制,利用平台模式实现资源众筹众创,改变数字教育资源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解决资源供需瓶颈问题。完善优课服务,发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段、学科的生成性资源体系。升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职业教育学习资源系统。提升慕课服务,汇聚高校、企业等各方力量,提供精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达成优质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满足学习者、教学者和管理者的个性化需求。

   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拓展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实现从“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的转变。

   (二)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

   规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保障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人人有空间”,开展校长领导力和教师应用力培训,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人人用空间”。

   引领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制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规范,明确网络学习空间的定义与内涵、目标与流程、功能与管理。印发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

   持续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继续开展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支持下,培训1万名中小学校长、2万名中小学教师、3000名职业院校校长、6000名职业院校教师,并带动地方开展更大范围的培训。

   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广大师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开展空间应用优秀区域、优秀学校的展示推广活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从“三个率先”向全面普及发展,推动实现“一人一空间”,使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

   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和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加快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机构逐步实行统一的学分制,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互通,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被认定的学分,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凭证。

   (三)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

   大力支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部署。

   支持“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发展。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支持,在“三区三州”等地开展“送培到家”活动,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推动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建设,开展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落实教育扶贫和网络扶贫的重点任务,助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坚持“扶贫必扶智”,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联校网教、数字学校建设与应用,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四)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

   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制订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优化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体系,助力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发展。

   推进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目标,完成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建立“覆盖全国、统一标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教育政务信息资源大数据,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一数一源和伴随式数据采集。完善教育数据标准规范,促进政务数据分级分层有效共享,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优化业务管理,提升公共服务,促进决策支持。

   推进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连接教育政务信息数据和社会宏观治理数据,建立教育部“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政务服务统一申请、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分步实施教育政务数据的共享开放,做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和业务办理协同化,实现“一张表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切实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五)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

   结合教育信息化各类试点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的实施,认定百个典型区域、千所标杆学校、万堂示范课例,汇聚优秀案例,推广典型经验。

   建立百个典型区域。通过推荐遴选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典型区域,培育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样本区,探索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利用信息化优化教育供给的典型路径,为同类区域的发展提供参照,引领教育信息化提质升级发展。

   培育千所标杆学校。分批组织遴选100所高等学校、300所职业学校、1000所基础教育学校和一定数量的举办继续教育的学校开展示范,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

   遴选万堂示范课例。汇聚电教系统、教研系统等各方力量,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推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为依托,设定专门制作标准和评价指标,遴选万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包括1万堂基础教育示范课(含普通中小学校示范课、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示范课、特殊教育示范课、学前教育示范课)、1000堂职业教育示范课、200堂继续教育示范课,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7000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线上线下高等教育精品课,充分发挥示范课例的辐射效能。

   汇聚推广优秀案例。总结典型经验,汇聚优秀案例,分批出版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系列案例集,并通过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渠道开设专门栏目、召开现场会、举办应用展览活动等方式进行推广。

   (六)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

   通过试点探索利用宽带卫星实现边远地区学校互联网接入、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推进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与中国卫通联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省昭通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各选择1个县开展试点,每县选择1所主体学校和4所未联网学校(教学点),免费安装“中星16号”卫星设备并连通网络,开展信息化教学和教研,为攻克边远山区、海岛等自然条件特殊地区学校联网问题、实现全部学校100%接入互联网探索路径。

   促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普及。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发布中小学、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推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全覆盖。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列入中小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加强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服务信息化教学需要。推动各地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建立数字校园专门保障队伍,彻底解决学校运维保障力量薄弱问题。

   (七)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在雄安新区等一批地方积极、条件具备的地区,设立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加强智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

   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适应5G网络技术发展,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新要求,以增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效率和效果为重点,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为载体,加强大容量智能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工厂(医院)等智能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方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教育发展国际竞争新增长极。


   加强教育信息化学术共同体和学科建设。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设立长期研究项目和研究基地,形成持续支持教育信息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长效机制。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布局中考虑建设相关研究平台,汇聚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基地,建立学术共同体,加强智能教学助手、教育机器人、智能学伴、语言文字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教育信息化交叉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学科、科研良性互动,实现大平台、大项目、大基地、大学科整体布局、协同发展。

   (八)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

   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规模化测评,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

   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合我国国情、可操作性强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开展覆盖东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涵盖5万名以上学生。通过科学、系统的持续性测评,掌握我国不同学段的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情况,为促进信息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支持教师治理、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创新师范生培养方案,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范生信息素养培育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示范性培训项目带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教师信息化全员培训,加强精准测评,提高培训实效性。继续开展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深入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信息素养。

   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继续办好各类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教育部重点组织制定宏观政策,针对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加强工作指导,制定标准规范。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整合教育系统专业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相关企业专业化服务的优势,探索和建立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应普遍施行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并明确责任部门,全面统筹本校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各地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本地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全面开展面向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督导评估和第三方评测,提升各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二)创新机制,多元投入

   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财政教育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工作统筹推进。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积极鼓励企业投入资金,提供优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多元投入、协同推进。

   (三)试点引领,强化培训

   各地要始终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推进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和各类专项试点,总结提炼先进经验与典型模式。通过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举办信息化应用展览、出版优秀典型案例集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推广试点取得的经验成效,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路径,发挥辐射引导效应。要将全面提升“人”的能力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核心基础,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校长和管理者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各地要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效宣传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开放合作,广泛宣介

   继续合作开展并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项教育信息化活动,不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对外宣传推广教育信息化的中国经验,注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增加国际话语权。加强研究领域合作,建设外专引智基地和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和基地,支持我国教育信息化专家走出国门,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工作和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实践领域国际合作,促进中外学校、校长、教师和专业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分享教学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取长补短、协作推进。积极支持和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五)担当责任,保障安全

   加强教育系统党组织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网络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建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做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一谋划、统筹推进。完善网络安全监督考核机制,将网络安全工作纳入对领导班子、干部的考核当中。以《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纲,全面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水平。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重点保障数据和信息安全,强化隐私保护,建立严密保护、逐层开放、有序共享的良性机制,切实维护好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

【职教杂谈】

实现职业教育强国梦

 陈嵩 马树超

 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届时,我国职业教育将取得长足发展,为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定位、新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必须从更长远的国家战略高度做出科学谋划并切实落实,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强国梦。

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职教蓬勃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腾飞,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近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又将有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根据《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至2016年,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5%,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1599.0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0.28%。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全日制在校生数1082.8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4.28万人,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叠加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高等教育新类型,坚持产教融合、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普通大学的类型之路,显示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的空前活力和勃勃生机。但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然不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转型、产业发展、技术革新以及社会进步加快,使得我国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矛盾突出,职业教育尚不能满足社会对其高质量、多样性的需求。职业教育顶层设计有待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体系不健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形成诸多障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够匹配,技术技能人才的规模、结构不合理,职业院校主动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不足;职业院校的区域、城乡、专业间及校际发展存在不均衡,包括硬件资源、师资水平以及办学理念、校企合作等;社会参与力度不大,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建设不健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整体薪酬偏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社会认同度不够,等等。

目标 2035年职教实现现代化

 到2035年,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显著提升,在国家人力资本提升中发挥关键作用。能够使每一个有接受职业教育愿望的学习者享受到优质的职业教育,实现体面就业、人生出彩、幸福生活的目标。

 职业教育质量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协调发展,教学基础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准,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科学合理,受教育者学习途径多样便捷,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专业、课程、教材与国际标准接轨,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技术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养,适应毕业后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需要。

 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更加开放,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及其他类型教育的联系更加密切,内部要素组合更加灵活、高效,区域合作办学、院校联合办学和第三方承担职业教育评价普遍推进。

 运行机制顺畅有效,职业教育供给驱动发展模式转变为需求驱动发展模式,职业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行政管理组织效能提升,相关部门工作形成合力,职业院校多方参与的治理结构完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全面施行。

 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内容和模式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需要,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联动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体系全面建成,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人的成长成才的贡献显著增强。

 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不断拓展,职业院校和受教育者面向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大幅提高,成为助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和发展模式受到世界广泛认同。

路径 科学谋划并切实落实

 为达成以上目标,职业教育应在以下方面着力。

 办学规模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保持在2000万人左右,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保持在2500万人左右(其中四年制800万人),为各行各业培训从业人员1.2亿人次。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

 培养质量上,职业院校全部达到现代化标准,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的共同育人机制。教学活动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的价值观、职业精神、专业技术技能、知识积累、学习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能有效应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挑战。

 体系结构上,做强、做优全日制学历职业教育,创新成人职业教育的注册生制度,做大职业培训,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职业教育的地域结构、城乡结构、专业结构更加合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联系更加密切。按照劳动力市场和受教育者需求调整教育结构,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之占高等教育招生总数60%以上。

 运行机制上,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创新管理体制,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充分调动和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兴办、多元主体办职业教育的格局,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支持企业参与公办职业院校办学。行业主管部门和具有一定规模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比例明显提高,多元投资主体共建职业院校大幅增加。

 国际合作上,“请进来、走出去”并举,积极拓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支点。建立健全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学习和吸收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开发符合国情、国际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协同创新模式。鼓励职业教育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国家金融机构和基金组织在业务领域内将“一带一路”职业教育项目纳入支持范围。支持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走出去”,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成为面向世界舞台奉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传递中国信心的教育发展新成果。

 社会环境上,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技术工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增加他们在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真正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局面。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职“双高”和普惠性建设要并举

 汪治

     当下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正在积极开展优质职业院校建设。伴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开展国家层面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也呼声日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坚持扶优扶强与提升整体保障水平相结合,建设一批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职学校。

     但是,对“双高”的建设上存在着一些不当的认识,尤其是成为“国家一流、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国际领先”的看法值得商榷。我们大家都知道国际上有很多一流研究型大学,随便就可以说出哈佛、牛津、剑桥等,可是我们很少能说出国际上知名的从事职业教育的高校,虽然当今国际上公认的高水平、特色鲜明职业教育的国家有许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教育面对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要针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学习发展的需要来办学。正是由于从事职业教育类型高校与研究型大学在办学目标、服务重点上的差异,职业教育类型高校虽然可以在当地、甚至一个国家很有名,但很难通过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在全球排名。

     当前,我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些都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撑与发展。因此,首先我们要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各层次职业教育,努力形成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真正重视与支持的局面,从而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职业教育。

    其次,实施各省级的“双高”“优质”“一流”建设。当年在国家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的建设上,实际上是分省份建设的,保证每个省级区域都有院校进入,目的就是要符合职业教育的地域特点。这次的“双高”建设,也要淡化“国家级”,更加明确是“省级”,以体现出地域特色。因此各高职院校要能够真正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习者个体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来建设与发展,千万不能为排名所累,迷失了初衷。在具体建设中,一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这里不仅要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还要在学校内部以学分制为龙头,在教学运行的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真正形成以学生为本、面向市场的内外部体制机制。二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学校内部可以解决的问题。要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人才培养理念与专业培养定位、技术能力与技能操作、教师队伍与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与就业质量、教育信息化与教学资源条件、教学运行管理与学生服务、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等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综合性改革、系统化建设,全面提升从学校到专业的能力与水平。三要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实施上下功夫,直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内容融入互联网+,课程上职业性与人文性并举、针对性与发展性兼顾,项目化、综合化、做学教一体化。通过这样的建设,才可以实现一流优质高职院校的“10个高水平”,即毕业生竞争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高水平、服务地方行业高水平、办学条件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学生能得到高水平的个性化关注和指导、知名企业参与专业教学高水平、协同创新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高水平、社会认可高水平。而这10个高水平一定是区域性、地方性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些高职院校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

     再其次,要开展普惠性的建设项目。高职教育是大众化教育,在我国更是平民教育,所以在职业教育领域,应该有别于扶优扶强的“双一流”建设思路,而应该是普惠性的建设思路,我们不仅要在每个地级市都至少建有一所高职院校,而且要在每个地级市都建有一所高水平高职院校。这应该成为建设“双高”的最终目标。

     总之,先要努力实现国家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同时造就一大批省级“双高”和普惠性提升的高职院校,三者并举、相辅相成,在政府、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中国的“职教梦”。

 (作者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二级教授)



校企合作依法依规推进的重要制度保障

 黎德龙

    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建设,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实训实验设施标准等五大标准体系基本形成。而作为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模式的校企合作,在实践中还缺乏牵引力、驱动力,有时还遭遇阻力,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制度保障。日前出台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有效解决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依法依规推进的问题。

    总则导理念。一是表明了制定目的和依据,实现有的放矢。促进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根本上是为了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二是界定了校企合作的范畴,明确了包括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三是规定了机制和责任,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四是强调了原则和规范,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依法实施,坚持平等自愿三项原则。五是规定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责任。要求省、地、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统筹协调、规划指导、综合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

    形式引路径。一是对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做什么的引导,围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给出了“6+X”的合作形式和内容引导。二是对职业学校和企业怎么做的引导,如职业学校应当制定校企合作规划,建立适应开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健全质量评价制度,为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升级提供支持与服务;增强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的能力。又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职业学校,设置学生实习、学徒培养、教师实践岗位;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在职业学校设置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机构。企业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学习成果,依规与职业学校教育实现互认和衔接。

    措施给推力。一是强调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跨区校企合作。二是强调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激励政策、脱贫攻坚规划时统筹校企合作。三是要求建立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四是要求把校企合作作为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基本指标。五是要求职业学校应当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吸纳合作关系紧密、稳定的企业代表加入理事会(董事会),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审议。六是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学徒制培养。七是要求国家层面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省级层面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八是鼓励各地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校企合作,并给出了税费优惠政策。九是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人才的合理流动、有效配置,明确了兼职薪酬和成果作价入股。十是强调了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和建立学生实习强制保险制度。

    督查强保障。一是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进行专项督查。二是要求教育、人社部门将校企合作情况作为职业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要求规范实施校企合作,不得损害学生、教师、企业员工等的合法权益,不得骗取和套取政府资金,违者必究。

    附则确范围。在明确职业学校和企业概念基础上,提出其他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开展校企合作,职业学校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开展合作,可参照该办法执行。

    《办法》属于国家层面的规范性文件。在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落地落实,有待地方贯彻与推行。如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因接收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以及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依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地方要结合当地学校实际,对哪些是合理支出、如何扣除进一步明确。又如第二十五条,职业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根据合作协议,分别到企业、职业学校兼职的,可根据有关规定和双方约定确定薪酬。地方要结合实际对双方约定确定薪酬的低限和上限,做出本土化的具体规定。

                                 (作者系重庆市教委副主任)

 “专业一体化育人”如何“落地生根”

 温贻芳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到“要坚持一体化育人”,之后,教育部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因此,高职院校除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外,占比较大的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同样不可忽视,如何结合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及应用性的特点,将思想政治工作“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课程的改革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命题。

     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是从职业需求与工作岗位这一逻辑点而来的,而不是从学科逻辑推过来的,所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要考虑作为硬件的职业技能,更要考虑作为软件的职业精神、道德规范、工匠精神、技术文化、创业精神、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因此,我们要改变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重技术技能传授轻德行培育”的问题,实现专业授课中技术技能与职业道德传授的有机统一。

     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是通过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实现融入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体系、融入课程标准、融入教学过程。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创新创业素质等素质素养的目标、规格和能力要求。二是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融入典型企业文化,一名学生,对应一个典型企业,实施一套人才培养方案,选用一套典型课程体系,体验一个典型企业的技术文化与企业精神。三是在课程标准中,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合到具体的典型案例中,植入课程目标设计、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内容要求、实习实训条件、教师能力要求之中。四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教材、教案、教室、教风五个课堂要素嵌入一体化育人中,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五是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突出素质素养评价,评价内容上注重专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的全覆盖,评价权重上强化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主体上实现企业、教师的全程参与,评价过程实现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项目课程的全覆盖,将职业精神评价嵌入专业教育全过程。

     三个融入促进课程思政

     第一,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养。专业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高职教育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专业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岗位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帮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态度。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训练习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中融入职业规范与职业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职业标准,增强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化品质和学生吸引力。

     第二,专业课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当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已成共识,高职院校可将企业中的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等积极因素导入到校企合作开发的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在掌握岗位技术技能要求的同时,切实体会现代企业的先进文化。同时,将校企合作开发的专业课程延伸到实训基地、企业车间,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深度对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企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管理流程的了解,直接接受企业核心文化的熏陶,进而实现企业文化进课堂。

     第三,专业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实施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专业课程计划,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培育工匠精神的作用,把工匠精神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素养,列入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接企业和行业规范,细化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教学质量标准;增强专业课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序性与有效性,大力开发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教育资源,激发学生信仰和践行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精神。

     五个嵌入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课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一体化育人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师、教材、教案、教室、教风是课堂教学的五个关键要素,充分发挥企业和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在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将“一体化育人”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一是教师教学用“仪式感”嵌入核心价值观。专业课程教学规范,从起立、师生问好、上课再到下课,遵循仪式感,把爱家爱校爱国精神培养融于日常行为。二是教材内容嵌入职业素养。教材中既要有“技术技能人才”工程项目的技术实现与系统性工程思维方法的习得,也必须嵌入“劳动者和接班人”的工匠精神与精益求精职业素养习得。三是教案编制嵌入工匠精神。专业教师要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在课程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等环节渗透工匠精神。四是教室使用嵌入企业文化。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创新创业基地、技术研发中心,都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的宣传阵地。五是要在增强专业课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序性与有效性,大力开发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教育资源,激发学生信仰和践行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精神。

     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和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保障五个嵌入的顺利实施。一是引企入教,在课程目标设计中,将企业中的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等积极因素导入,让学生在掌握岗位技术技能要求的同时,切实体会现代企业的先进文化。二是引企入校,在课程资源、课程内容与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中,将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建设延伸到实训基地、企业车间,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深度对接,进而实现企业文化进课堂。三是提高教师素养,要让每一名教师拥有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家国情怀,具有一家长期合作的典型企业,使用一本融入职业规范的教材,开发一套嵌入工匠精神的教案,共建一个嵌入企业文化的实训室或技术研发中心,掌握一套精益求精的课程教学流程,拥有一批真心喜欢上课的学生。

    (作者系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高等教育如何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陈杰 徐吉洪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词,我们不仅需要思考“实现什么样的内涵式发展”这一问题,更要探索“怎样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办法。

    满足高校实践之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高校在选择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上进行了艰难的探路摸索,呈现出移植借鉴、数量增长、重点提升、质量发展等四大阶段性特征,可称之为以学习借鉴欧美高等教育经验为主要特征的“模仿式发展”、以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以“211”“985”工程为主要特征的“非均衡”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内涵发展。

    从历史溯源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意境的“本土”政策语汇,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双重发展历程而出现的一个概念。25年来,尽管“内涵式发展”的议程时有时无、目标时重时轻、含义时大时小,但政府和高校对内涵式发展的追求“一直在路上”,对高等教育根本属性及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既是高校实践之需要,也是教育规律之诉求。

    适应高校需求之变

    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起点,高校要走出“象牙塔”,主动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迎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重心转移、发展动能转换形成历史性交汇,必将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重塑民族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颠覆传统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也将重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确定发展方向、制定教育政策、深化综合改革的根本依据。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复杂、非线性的社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美国的“硅谷”,法国的索非亚科技园,日本的“筑波”和我国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台湾的“新竹”等,都是高等教育为全球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卓越代表,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典范。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也是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重大命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不全面的矛盾,通俗地讲,就是高等教育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大学”的朴素愿望和强烈需求。因此,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目的就是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求。

    探寻高校“一流”之道

    实现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首先要以“双一流”为引领。从国家层面看,“双一流”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进程与实现;从大学层面看,“双一流”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现有格局进行“重新洗牌”,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再调整、层次再划分、资源再配置。“双一流”建设关系到大学身份与地位的再确立,实际上已经成为大学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抓手、动力和标志。

    其次,要以合理规模为基础。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不截然对立,规模扩张作为发展的重要基础,甚至在一定阶段成为发展的重要特征。但必须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虽然不是对规模扩张的简单否定与抛弃,在本质意义上却是对大学合理规模的“声索”和对过度综合的“纠偏”,作为时代要求,其着眼点和着力点将更加聚焦于关注核心能力而非规模实力。

    再其次,要以优化结构为支撑。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实来看,要优化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建设一流大学;要优化高校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使各级各类高校协调发展;还要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及内部治理结构,为区域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智慧与方案。

    此外,要以鲜明特色为关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和争创世界一流的目标下,鲜明特色归根结底是大学的“海拔高度”。进一步而言,学科是大学的单元细胞,学科特色才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此,大学要在科学整合资源、打造学科“尖峰”上下功夫,不仅使自己的“尖峰”学科牢固确立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的“江湖”地位,更以建设“尖峰”学科带动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最后,要以深化改革为保障。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需要“全面的”而非“局部的”改革,需要“深化的”而非“浅表的”改革,需要“系统的”而非“碎片化”的改革,需要“真改革”而非“伪改革”。为此,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以更好地选拔“人才”;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更好地与“双一流”建设相适应;进一步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以更好地营造“安于定位、办出特色、创造一流”的分层分类办学制度环境。

    (本文为2013年度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规划重点项目“基于高水平大学群建设的高教强省战略研究——以浙江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


【福建职教】

1.于伟国给龙岩学院学生回信: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太激动了!这封信是我们全体同学收到的最棒的五四青年节礼物!”53日,龙岩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的同学们收到了省委书记于伟国的回信。

  于伟国在回信中说,“很高兴在五四青年节前夕,在龙岩学院即将迎来60周年华诞之际,收到同学们的来信。我对同学们在闽西这片红土地上求学和实践,挥洒青春汗水、追逐人生梦想、展现蓬勃朝气,感到无比的欣慰。”他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来十分关心关爱青年。5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并勉励广大青年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于伟国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好知识、练就本领,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据了解,在五四青年节来临、龙岩学院即将迎来60周年华诞之际,作为闽西红土地上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的青年学子,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龙岩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的全体同学给省委书记于伟国写了一封信,汇报了闽西青年学子的所思所想所悟,表达了要将汗水融入红土、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的理想担当。

  于伟国书记对青年学子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在龙岩学院引起了热烈反响。54日,龙岩学院举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6周年、五四运动99周年纪念大会,传达学习了于书记的回信精神。

  “作为班长,我内心是澎湃的。”龙岩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班长施心心表示,他将牢记于书记的嘱托,扎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收到于书记的回信,在无比激动的同时也感到十分荣幸。”王勇浜同学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牢记于书记的叮咛,立鸿鹄之志、做奋斗者,学好知识、练就本领,为新福建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吴美娟同学则表示,正值五四青年节,她和同学们一定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勇于担当的时代先锋和表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人社厅、省经信委、省农业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中华职教社于56日至12日共同举办福建省2018年职业教育活动周。

57日,职业教育活动周序幕在泉州黎明职业大学拉开。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各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教育局,各高职院校,各省属中职学校有关负责人等共850余人参加活动。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国龙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陈国龙表示,2015年以来,福建省每年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均得到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受到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他希望,各地、各职业院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系列重要部署,精心谋划职业教育奋进之笔。他强调,要打好基础、补短板。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引导职业院校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要改革创新、抓内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广泛推行现代学徒制、“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要服务发展、创特色。主动融入到“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要扩大影响、筑品牌。争取在若干领域内打造一批全国叫得响、排得上的福建职业教育知名品牌。

  当天还举行了寻找“校园走出的工匠”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产教融合专题讲座、职业教育成果展、学生技能才艺展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参观等活动。据了解,活动周期间,我省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将对公众开放所有实验实训室,开展技能体验观摩等活动,全面展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育人过程、校园文化和办学成就。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目前福建有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8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88个;有职业院校234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50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84所,在校学生57.25万人(高职22.7万人,中职34.55万人)。职业院校所设专业基本覆盖现代制造、服务和农业等所对应产业。近五年,有74.89万名中、高职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推进福建产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3.第七届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圆满落幕。58日下午,由省委教育工委主办,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福建师大)、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七届福建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在福建师范大学落下帷幕。

 本届大赛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切实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宣讲能力,全面推动我省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比赛分为学校初选、省级复赛和省级决赛三个阶段。在各高校初选推荐的基础上,共有来自全省75所高校的75名辅导员进入省级复赛,21名选手入围全省决赛。参赛选手通过笔试、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理论宣讲四个环节,多角度、多方面展示了辅导员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福建师范大学金程远、福建农林大学黄鹏、福建中医药大学郑梅萍3人荣获一等奖,华侨大学范雪莹等7人获得二等奖,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苏秋香等11人获得三等奖,其余进入省级复赛的选手获得优秀奖。我省还将从进入决赛的选手当中择优推荐3名辅导员参加全国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