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评课与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15-04-02浏览次数:566

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一个“主要评估指标”。实际上,说课、评课就是在课程建设领域的深度访谈,旨在了解、评价、研究、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这一概念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课程指的是课程体系,它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结构与进程安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课程指的是教学科目,即“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它是“为便于传习而按照学科划分与职业岗位要求构建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再好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也必须落实在课程上才能起作用,各个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必须依靠多门课程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

另一方面,课程建设与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它牵涉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更新、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组、教学方法的变革与设计、教学条件的配套与运用乃至教材的创新与开发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精细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任务重、要求高,而且难度大、工作量大,既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与政策扶持.又需要教师投入相当大的精力。

二、说课是评估中课程领域的深度访谈

说课并无规定的程式,各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乃至各个专业、各类课程的特点制订标准、提出要求。当然,说课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不能漫无边际、太离谱。首先要明确,评估中的说课要求说一门课的整体设计而非一节课的具体构想。其次要明确,说课的对象是相同、相近或相关课程的教师,而不是说给专家或领导听的。至于说课的大致内容,我认为应遵循 6 个一级指标,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

三、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几个关键要素

说课的目的是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教师,二是内容,三是教法。首先,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成败优劣,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强烈的改革意识,因为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类型,不改革是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培养不出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有丰厚的学养与较强的执教能力、教研科研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

第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构建。因为有些课程有成熟、稳定的学科体系,有些课程有约定俗成的通用模式,所以要变革不容易,要改得科学、合理、有效就更难。为此,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一是在内容选取上要注意“针对性与实用性”。二是在内容组织上要注意整体性与逻辑性,高职课程要以能力为本位,体现教、学、做合一,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三是在内容载体上,要注意选用先进、适用的高职教材,尤其要注意与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相关课件、典型案例、实践指导书等,使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构建形成物化成果。

第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方面。因为教学内容一旦实现了“课岗证融通”的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是“教、学、做合一”,不能仍是坐而论道、“述而不作”。为此,一是要树立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手段需要精心设计。二是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诸如做中学、学中做、案例法、研讨法、模拟法、自学法、练习法等等,根据教学内容与任务的不同灵活地组合运用。三是教学手段要现代化,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的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浓缩时空、洞幽烛微、三维呈现、动态展示等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有效、高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除此之外,在课程建设中还应注意教学条件的建设,如多媒体设备,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以及模拟性、仿真性乃至生产性实训场所等。还应注意资料的积累,如课程改革过程的记录、改革进程中各种数据的比对、历次方案与文本的得失分析等。

由上可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复杂的、精细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为评估而突击。但只要高度重视、持续建设、锐意进取,就一定会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教学质量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本文作者系太原大学原校长聂嘉恩,摘自《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解读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