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 船上课堂百年传承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4-07-19浏览次数:1080

日期:2014-07-18 作者:范洁 来源:新民晚报

第一艘钢甲军舰、第一所新式学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批留欧学生……闽江之滨、罗星山畔,福建船政孕育太多中国“第一”。

  设厂造船、兴办学堂的背后,是开放自强、务实求真的尝试。大国海疆万里行,本报南线记者抵达中国近代海防的发源地——福建马尾。

欲防海之害 非造船不可

  厂区内高耸的龙门架、车间里堆垒的冶金板、码头边停泊的大型轮,眼前的马尾造船厂与常见船企并无二致。然而,砖墙上“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的铭牌,厂史馆年谱中连串的“第一”,都在诉说与众不同的往事。“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见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决意兴办洋务。1866年6月,闽浙总督左宗棠上书奏请,创办福建船政。

  “走过这个轮机车间,就是走过中国工业一个半世纪的历程。”一栋不起眼的法式红楼,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工业厂房。厂史馆林樱尧馆长如数家珍: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船用蒸汽机,武装了中国第一支新型水师。

  1889年,船政所造中国第一艘钢甲巡洋舰“平远”号,成为北洋舰队“八大远”主力舰中唯一的国产舰。甲午战争,“平远”多次被敌炮击中,均无重大损伤,比进口的“超勇”“扬威”更坚韧,更具战斗力。“从木壳船到钢甲舰,西方国家普遍经过五六十年,船政只用20年就实现。”林樱尧感叹,当时正值技术突飞猛进,但由于保守派反对,造船陷入停滞,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多年未置新舰。


船政之根本 即在于学堂

  从车间外墙攀上铁梯,光线敞亮处是船政绘事院旧址。百年之前,这里培养了中国第一代造船工程师。

  “船政的根本在于学堂”,左宗棠与船政首任大臣沈葆桢提出引进西学,创办中国第一所新式教育学堂——求是堂艺局,次年更名“船政学堂”,开设制造与驾驶专业。

  来到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从复原的课程名目与教学章程可窥知当时情景:彼时,法国造船最精,制造专业就聘法籍教师,授物理、微积分、机械等;英国海军最强,驾驶专业便请英籍教师,授地理、天文学、航海理论等。

  与“十年寒窗,一朝得中”的封建教育体制不同,船政采取“宽进严出”,招收对象是“粗通文义”的“聪颖幼童”,但入学后却要求严苛。学堂首批入学230人,毕业时制造专业仅21人,驾驶专业仅23人。

  船政学堂1907年停止招生,40余年共629人毕业。海军将领如邓世昌、林永升,制造专家如魏瀚、詹天佑,外交志士如罗丰禄、陈季同,文化启蒙如严复、林纾……在诸多领域影响中国。


工学相结合 百年之传承

  辛亥革命后,船政学堂命途多舛,在战火中屡次改组或迁址异地。虽几度更名,仍不断为我国海防、海事领域输送优秀人才。解放后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拆分停办,直至1982年复办马尾商船学校,后更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

  “能否成材,必亲试之风涛。百年之前,船政学堂即注重实践,现在学院也秉承‘工学结合’理念,将课堂搬到船上。”学院党委书记江定涛介绍,1984年,学院首批学生就到上海跟船实习四个月,这届30名船舶驾驶专业毕业生,现在全是大型船舶船长!


路上随想

  走过恢宏的船政遗址,看过精巧的舰炮模型,马尾最打动我的,却是博物馆橱窗内几页泛黄的笔记。

  彼时,学堂初创教材紧缺,学童便将原版“大部头”整本手抄,心诚志坚,可见一斑。

  由此,这群闽粤边陲的清贫子弟,能“不用一洋员洋匠”自造军舰,能“置生死于度外”抵御外敌。

  “船政根本在于学堂”,是自省,更是自强。

 

返回原图
/